【摘 要】
:
TMS(经颅磁刺激)治疗是一种无创非侵入的脑部治疗技术,可以治疗帕金森、老年痴呆、抑郁症等多种疾病。但目前该技术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仍旧较低。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视觉的TMS辅助治疗系统,利用视觉实时采集患者头部空间位姿,使用机械臂夹持TMS治疗线圈跟踪患者头部运动,引入医学图像三维重建、分割与配准技术引导机械臂定位,保证TMS治疗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的头部姿态实时
【基金项目】
: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基础布局项目,项目名称为基于磁电刺激的脑认知障碍诊疗精准医疗设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号JCYJ2017041311065646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MS(经颅磁刺激)治疗是一种无创非侵入的脑部治疗技术,可以治疗帕金森、老年痴呆、抑郁症等多种疾病。但目前该技术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仍旧较低。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视觉的TMS辅助治疗系统,利用视觉实时采集患者头部空间位姿,使用机械臂夹持TMS治疗线圈跟踪患者头部运动,引入医学图像三维重建、分割与配准技术引导机械臂定位,保证TMS治疗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的头部姿态实时估计模型,该模型利用位置与姿态同步且分离估计方法,避免了传统头部位姿估计中位置估计误差会传导到姿态估计误差,导致光照不足等条件下误差波动过大的缺陷,并且在大角度条件下也可识别位姿,使得位姿估计算法的鲁棒性、稳定性与精确度得以提升。为了提升自动化程度,保证治疗的可靠性,本文提出一种MRI(核磁共振图像)三维重建、分割与配准算法。该算法将医学图像导航引入治疗系统中,不仅可以手动选择治疗靶点,也可依据先验TMS诊疗知识自动估计治疗靶点。同时利用欧氏距离变换加速配准过程,从而实现大规模点-面配准,增强系统定位精度。基于机械臂运动学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TMS辅助治疗跟踪算法,该算法基于位置控制方法,利用医学图像导航信息,夹持TMS治疗线圈进行实时跟踪治疗,避免了治疗人员身体晃动造成的治疗失效。同时采用专用夹具和力与力矩补偿方法对TMS治疗线圈进行力补偿,减小了TMS治疗线圈冷凝管对力传感器的影响,保证了机械臂避让算法的有效性,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最后本文通过实验测量了所提出的头部姿态估计算法,三维模型重建、分割与配准算法,系统内相机、机械臂、三维定位仪标定算法以及机械臂跟踪治疗效果的精度,验证了算法可行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常见群体感应(QS)系统调控基因和毒力基因的携带和表达情况及与耐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检验科从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97株,应用vitek2-compact仪器法及标准纸片扩散法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检测4种QS系统调控基因及7种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对结果做统计学分析;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调控基因Las I、R
研究背景在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尽管近年来结直肠癌通过外科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性治疗以及靶向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进展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预后较差,寻找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的新的靶向分子尤为重要。去金属蛋白酶整合素(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发生隐性失血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患者102例,其中发生隐性失血的93例,统计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麻醉方式,是否高血压、是否糖尿病,将发生隐性失血的患者分别按照手术方式(Super Cap和后外侧入路)、性别(男性和女性)、年龄(年龄>75岁
高精度浮点超越函数在科学计算等应用中需求越来越大,双曲函数是超越函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双曲函数的计算借助软件实现,近年来由于硬件实现超越函数的性能优于软件,硬件实现逐渐获得重视。计算高精度的超越函数时,虽然位宽的增加会带来资源消耗的急剧增加,但数字电路集成规模的扩大为全硬件化高精度浮点运算单元提供设计基础。目前,双曲函数的硬件实现方法主要包含查找表、多项式逼近法、查找表与多项式逼近组合法、
目的:探讨SuperCap入路与后外侧入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短期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选取在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共30个月时间我院共90例65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并需要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例,将其分成SuperCap组与后外侧组,其中45例纳入SuperCap组(A组,n=45),剩余45例纳入后外侧组(B组,n=45)。由同组技术娴熟的医师对两组病例进行人工股骨头置
氢能被誉为21世纪最有潜力的能源,其氧化产物只有水,清洁无污染。燃料电池是氢能的主要应用方式,为了实现较高的效能,需要一系列的设备辅助完成水热管理。这使得其在某些应用场景如3C供电、无人机、户外移动电源上不得不采取一些取舍:舍弃寄生设备,直接将阴极暴露于空气中。自呼吸燃料电池的概念应运而生,因为缺少阴极状态控制,自呼吸电池的性能极易被外界因素影响。为了探究操作条件与电池特性之间的关系,并且避免板式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日渐衰退的身体肌力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若开发一款用于康复训练和助力行走的下肢外骨骼,将有效防止老年人肌肉萎缩,改善其行走能力。但现如今下肢助力外骨骼具有以下特点:刚性传动结构危险性高;且多采用一体式结构(髋、膝、踝三部分),质量体积大、穿戴舒适性差。在人体行走过程中,踝关节做功最多,因此设计并研究单关节轻量化柔性外骨骼有重大意义。本文针对轻量化柔性踝关节外骨骼的机械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III)、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血管活性肌力药物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VIS)对心脏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行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时机选择对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整理本院自2018年1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共45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早期组(<4周)和晚期组(>4周),早期组25例,晚期组20例。对比分析术前及术后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IKDC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ROM)、健患侧大腿周径差值;
四足机器人在复杂非结构化环境中运动时,常常受到各种外部冲击,或由于地面凹凸不平、柔软度不一等导致足端打滑、足端接触力出现不确定性冲击,这些都对其稳定性行走带来巨大挑战。为此,本文展开了四足机器人抗外力冲击的运动规划与平衡控制方法研究,并进行物理仿真和样机实验。结合四足机器人在复杂路况行走时所受的不确定性外力及边界条件的分析,建立浮动基座下四足机器人的运动学及动力学模型,并编写了相应的求解程序,为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