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不完全契约理论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结合研究和相互交叉应用已经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完全契约理论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弥补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忽略了普遍存在的国际贸易契约纠纷和国际贸易契约摩擦而只假定了契约的顺利实施和执行是完全有效率的两个缺陷,开始从国际贸易制度经济学领域深入研究国际贸易和不完全契约的关系。由于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信息难以透明化以及贸易事项的高度复杂和不确定性,使得事前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完全契约理论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结合研究和相互交叉应用已经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完全契约理论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弥补了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中忽略了普遍存在的国际贸易契约纠纷和国际贸易契约摩擦而只假定了契约的顺利实施和执行是完全有效率的两个缺陷,开始从国际贸易制度经济学领域深入研究国际贸易和不完全契约的关系。由于人们的理性是有限的、信息难以透明化以及贸易事项的高度复杂和不确定性,使得事前难以在契约中确定所有细节条款,因此签订完全契约是无法实现的,不完全契约的产生是必然的。由此本文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解决契约纠纷需要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较高,法院不能明确判决剩余权利时,认为该国或地区的契约质量差。而中间品由于其作用的特殊性,即无法直接用于消费而是作为中间投入品生产其他最终产品,故受不完全契约的影响较高。中间品出口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2004年至2018年中间品出口额始终约占中国总出口额的40%,且有上升趋势。中间品出口能够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促进中国对外贸易,深化中国和外国在价值链中的分工与合作。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我国积极开放,包容共赢合作,带动世界经济一起进步,一起繁荣兴盛的国际合作新战略。并且“一带一路”沿线大都是拥有新兴经济市场和巨大的发展空间的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故在积极促进建立“一带一路”贸易合作的国际新平台背景下,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深入探究契约质量对中国中间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法对契约质量与中国中间品出口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和理论分析,奠定本文研究基础。再结合著名的不完全契约理论进行分析,探究契约质量对中间品出口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选用《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公布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契约执行时间所衡量的契约质量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用引力模型探究契约质量对中国中间品出口的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1)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来看,出口国与目的国的契约质量均对中间品出口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当目的国为发展中国家时,出口国契约质量对中间品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强;当目的国为发达国家时,目的国的契约质量对中间品出口的促进作用更强;(2)从对中国进行具体分析的结果来看,目的国契约质量对中国中间品出口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基于以上分析,针对中国中间品出口贸易及契约质量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首先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选取契约质量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研究其对中国中间品出口的影响,在理论上丰富了不完全契约理论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其次也通过研究结果得出出口国与目的国契约质量对中间品出口的影响程度,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间品出口契约纠纷的减少和双方利益的最大化以及进行稳定的双边贸易活动提出了政策建议,建议主要包括:改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契约纠纷的处理和协调机制,完善整体的契约制度建设;中国应加倍努力营造更好的国际营商环境;出口企业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契约问题解决机制来应对贸易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重点与契约质量较高的国家进行中间品出口活动,中国应当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帮助沿线各国共建良好的契约制度;全球各国都应该尽最大努力推动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进出口贸易秩序,为中国的中间品出口创造更好的契约质量环境。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时期的“三大攻坚战”,污染防治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1月1日,环境保护税正式开始实施,通过立法,解决了原排污费征管刚性不足等问题,标志着环境保护费改税正式完成,也标志着税收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开始发挥其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税征管仍处于起步阶段,环境保护税征管是否合理、有效,关系到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环境保护
2018年12月,内地与港澳分别签署了《CEPA货物贸易协议》,协议自签署之日起生效,并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协议全面梳理了CEPA及其补充协议中关于货物贸易的内容,并结合CEPA签署15年来内地与港澳经贸发展情况,参考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中关于货物贸易协议的最新成果,为两岸三地的贸易往来提供了更全面的制度安排。其中,协议通过专章的形式重点制定了既符合国际规则又符合港澳实际需求的原产地规则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发育过程受一系列基因控制,这些基因的突变或表达异常将导致各种心脏疾病的发生。因此,阐明心脏发育相关基因的调控关系对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已知MESP1属于b HLH转录因子家族,是脊椎动物心脏发育的主控基因,位于心脏发育基因调控网络的最顶端。有趣的是,果蝇中不存在MESP1基因的同源基因,此前也未发现控制果蝇心脏发育的主控基因。TSMR1基因是本实验
徽州传统聚落人居环境建设在充分发挥当地山川形胜优势下,点缀以恰当的人工构筑,造就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景观——水口景观,体现出独有的东方智慧,是古代乡村人居环境营造的模范之一,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调研,选取歙县许村的典型水口景观为研究对象,以其水口景观的空间营造为研究内容,采取文献学、图像学、田野调查、图示分析等方法,以空间为研究的线索,将许村水口景观的历史演进、空间营造内容、风景营造手法、实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金融市场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同时也加剧了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和破坏力。回顾历次金融危机,危机爆发国损失惨重,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风险防控工作是近年来各国金融行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虽然我国股市起步较晚,但经济发展迅速,推动了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但股票市场自身就是一个典型的高风险、高收益的市场,对我国而言,更是一个新兴的、迅速发展且尚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总量式增长创造了“增长奇迹”。但是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呈现出明显的不一致性,经济增长质量较为低下,以高成本换取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经济须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谋划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遵循。理解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视角即地方财政压力。这是因为,随着中国式财
全球气候环境日趋恶劣,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健康运作和长久发展,成为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今,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大气治理是世界性的任务,需要各国联手参与、共同应对。然而,各国对于各自应承担多少减排责任一直存在意见分歧,全球气候谈判进展缓慢。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碳排总量最高的国家,中国在气候议题上常常受到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一些观点枉顾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要求中国履行和欧美发达国家相同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深入,全球资本项目开放进程不断推进。一些发达经济体通过资本账户开放实现了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但一些发展中经济体却屡次导致金融市场波动,甚至造成金融危机。纵观在资本账户开放进程中获益的经济体,其汇率波动大都不受政府干预或干预较少,即他们汇率制度弹性较高。当资本账户开放后,国际资金频繁流动,会对外汇市场造成冲击,而较高的汇率制度弹性对这种冲击的缓冲效应更大。由此引发的思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