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土/黄麻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Cu(Ⅱ)、Cr(Ⅵ)、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fy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尤其是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水污染防治刻不容缓。吸附法是一种有效、高性价比的污水净化方法,吸附剂是吸附法的关键。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和聚合物等,活性炭吸附剂制备过程中能耗高,且易产生温室气体;聚合物基吸附剂生产工艺较复杂,且使用过程中易造成二次污染。制备生态高效、价廉量丰的吸附剂是吸附法污水防治的关键核心。黏土储量丰富,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和离子交换能力,是制备吸附剂的理想原料。农林废弃生物质拥有大量的可作为吸附位点的活性官能团。由黏土和生物质制备的吸附材料具有生态环保、价廉量丰等优点。基于该思路,本文以黏土、生物质等为原材料,采用双辊混炼法、湿法球磨等方法,将黏土、生物质复合,制备了黏土/黄麻复合吸附剂,系统研究了所得产物对Cu(Ⅱ)、Cr(Ⅵ)和亚甲基蓝(MB)等污染物的吸附行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双辊混炼法制备黏土/黄麻复合吸附剂的正交试验研究。采用双辊混炼法,以黄麻粉种类、黏土的种类和质量、水(50oC)的质量和聚丙烯酰胺(APAM)的质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以吸附剂对Cu(Ⅱ)的吸附量为影响结果,得到最优的配料比。在膨润土、黄麻叶粉、APAM的质量比为3:10:6时,制备的膨润土/黄麻复合吸附剂(B-opt)对Cu(Ⅱ)吸附量最高,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p H、投加量(d)、溶液初始浓度(C0)、吸附时间(T)和吸附温度(t)对Cu(Ⅱ)的最佳吸附条件,当吸附条件为d=3 g/L、C0=1000 mg/L、p H=5、T=50oC、t=60min时,Cu(Ⅱ)的吸附量达到327.9 mg/g。物相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所得黏土/黄麻复合吸附剂具有多级多孔结构。(2)黏土/黄麻复合吸附剂的吸附行为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p H、投加量、溶液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B-opt吸附Cu(Ⅱ)、Cr(Ⅵ)和MB性能的影响,得到了B-opt对Cu(Ⅱ)、Cr(Ⅵ)和MB吸附的最佳条件。当B-opt吸附Cr(Ⅵ)的条件为d=1.5 g/L、C0=50 mg/L、p H=2、T=45oC、t=100 min时,B-opt对Cr(Ⅵ)的吸附量为30.81 mg/g;当B-opt吸附MB条件为d=2.3 g/L、C0=400 mg/L、p H=10、T=60oC、t=150 min时,B-opt对MB的吸附量为165.9mg/g。EDS和元素分布谱图结果表明,Cu(Ⅱ)、Cr(Ⅵ)均匀吸附在吸附剂表面。实验数据经吸附动力学、等温吸附模型和热力学模型拟合计算,B-opt对Cu(Ⅱ)、Cr(Ⅵ)和MB的吸附过程适用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主要是均相单分子层和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3)湿法球磨法制备膨润土/高岭土/黄麻复合吸附剂的研究。利用湿法球磨和冷冻干燥工艺,混合黏土(膨润土和高岭土质量比为1:1)和黄麻叶粉为原料,以黄麻粉、混合黏土和APAM的质量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Cu(Ⅱ)的吸附量为评价标准进行正交分析。当混合黏土、黄麻叶粉、APAM的质量比为3:10:6时,所得膨润土/高岭土/黄麻复合吸附剂(JBK-F)对Cu(Ⅱ)吸附量最高,在d=3 g/L、C0=1000 mg/L、p H=5、T=50oC、t=60 min的条件下吸附量达359.8mg/g。物相与结构表征分析表明,所得复合吸附剂具有多级多孔结构,有利于提高对重金属离子和染料的吸附。(4)膨润土/高岭土/黄麻复合吸附剂的吸附行为研究。以JBK-F为吸附剂,系统探究了p H、投加量、溶液初始浓度、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JBK-F吸附性能的影响。当JBK-F吸附Cu(Ⅱ)的条件为d=2.5 g/L、C0=1000 mg/L、p H=5、T=40oC、t=70 min时,JBK-F对Cu(Ⅱ)的吸附量为382.8 mg/g;当JBK-F吸附Cr(Ⅵ)的条件为d=1.1 g/L、C0=100 mg/L、p H=2、T=40oC、t=80 min时,JBK-F对Cr(Ⅵ)的吸附量为88.13 mg/g;当JBK-F吸附MB的条件为d=2.7 g/L、C0=600 mg/L、p H=9、T=55oC、t=140 min时,JBK-F对MB的吸附量为220.9mg/g。动力学、热力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JBK-F对Cu(Ⅱ)、Cr(Ⅵ)和MB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属于均相的单分子层吸附过程。JBK-F对Cu(Ⅱ)、Cr(Ⅵ)和MB吸附是自发的吸热反应。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资源和数字信息的指数型增长,互联网时代普遍存在信息过载(Information overload)问题,面对冗余繁杂的网络信息,如何从中提取有用的知识成为互联网用户面对的主要问题。个性化推荐系统(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 System)是解决信息过载问题的有效手段。传统推荐算法通常利用用户-物品交互数据构建模型,而忽略用户和物品其他属性特征对推荐系统的影响。然
近年来,光催化技术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光催化技术不仅可以解决能源危机,还可以处理现今的环境污染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意义。碳酸氧铋(Bi_2O_2CO_3)独特的层状结构非常有利于电子与空穴的分离与传输,使其成为一种极具前景的光催化材料。但是碳酸氧铋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对光能的利用率较低,电子与空穴的复合率较高,严重制约了其催化活性。本论文以碳酸氧铋为研究对象,通过溴掺杂、碳量子点负载和
全球价值链的兴起,改变了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将更多的国家纳入到全球化生产体系中。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全球价值链分工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主要行业。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但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下游地位,面临着“低端锁定”的困境。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当前全球企业之间合作与竞争在不断加剧,企业面临的风险挑战不断增加,很多企业都经历过同行之间的竞争、行业外部竞争者的竞争以及产品替代的竞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要发
采购活动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一项关键环节,采购的最终完成结果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然而,采购过程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一旦出现风险却未能得到有效控
白光LED具有低能耗、长寿命、发光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使之成为第四代光源。硅酸盐类荧光粉不仅性质稳定来源广泛,而且由于其具有LED的蓝光发射和紫外发射相匹配的激发光谱
大豆寡糖是以大豆及其加工副产品等为原料生产的低聚糖,主要成分为水苏糖、棉子糖和蔗糖等。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大豆寡糖、水苏糖和棉子糖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养分表观代谢率、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盲肠主要臭气化合物浓度和菌群结构的影响,探索大豆寡糖及其功能组分对肉仔鸡臭气化合物产生的作用效果及微生物学机制。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化试验设计,选取30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传统搜索引擎技术的信息获取方式已很难满足人们对于知识获取的需求,使用者仍然需要抽出额外的时间对搜索到的网页链接进行筛选,以确保得到最满意的信息。因此,能够快速精准地获取到有用的信息一直是人们愿望。智能问答系统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点,它可以通过用户的自然语言问题理解并分析出用户的意图,进而给出最直接的答案。另一方面,知识图谱的相关技术问题又是人工智能方向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以及种类越来越多。通过本体可以描述某个特定领域内的知识,并将该领域内的知识对象组织起来以帮助相关人员更加清晰、准确的了解相关元素和关系,从而为知识的进一步加工处理提供基础。由于本体构建者的信息源是分布自治的,他们往往采用不同的建模方式或本体描述语言,但这些本体所描述的内容在语义上有时会有有重叠或者关联,这就造成了本体的异构。本体的异构性导致分布式本体之间
水苏糖属于α–低聚半乳糖,是四碳糖,也是大豆寡糖的主要功能性组分。试验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水苏糖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养分代谢率、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盲肠内容物粪臭素浓度、肝脏细胞色素P450(CYP450,CYP)基因表达和酶活性的影响,探索水苏糖对肉仔鸡粪臭素产生的作用效果、作用机制及适宜添加量。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化试验设计,选取36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6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