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酮对MCAO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作用机制的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zlw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性,是欧美国家第二大死亡原因,在中国,卒中是人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约占全部卒中的80%。目前卒中的研究聚焦于如何高效的修复AIS后神经损伤。以前人们往往觉得大脑中的神经元是不具备再生能力的。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发现为神经修复带来新希望。开窍醒神中药麝香广泛用于缺血中风治疗,但其促进神经再生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运用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采用分子生物学、干细胞等技术,观察“开窍醒神”法对于内源性NSC增殖分化的影响,分析“开窍醒神”法干预内源性NSC增殖分化的分子机制,揭示中医“开窍醒神”法实质,丰富中医治疗中风病的理论。  方法:  1.实验动物  SPF级雌性SD大鼠90只,体重250-300g,按随机数字表分为6组,高、中、低浓度组各24只,再分为1、3、7、14d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各6只。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麝香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mg/kg、2mg/kg、4mg/kg灌胃,按10ml/kg体重的体积灌胃给药,每日灌胃1次。  2.麝香酮对MCAO大鼠侧脑室下区GFAP、Neu-N蛋白表达的影响  复制大鼠MCAO模型,高(16.8μL/100g)中(8.2μL/100g)低(4.2μL/100g)剂量麝香酮混悬液连续灌胃1d、3d、7d、14d后处死,分离侧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脑组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蛋白表达,用Image Lab显影成像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分析各组大鼠蛋白表达的差异。  3.麝香酮对MCAO大鼠侧脑室下区GFAP、Neu-N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复制大鼠MCAO模型,高(16.8μL/100g)中(8.2μL/100g)低(4.2μL/100g)剂量麝香酮混悬液连续灌胃1d、3d、7d、14d后处死,分离侧脑室下区脑组织,多聚甲醛固定、包埋及切片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各组大鼠神经元标志物Neu-n、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GFAP阳性细胞计数的表达差异。  结果:  1.麝香酮对MCAO大鼠侧脑室下区GFAP、Neu-N蛋白表达的影响  蛋白印迹结果提示,在MCAO大鼠SVZ区发现有GFAP、Neu-N蛋白的增殖,与模型组比较,中高浓度组GFAP、Neu-N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不同浓度的麝香酮作用于MCAO大鼠,GFAP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的递增而呈递减趋势,Neu-N蛋白表达随药物浓度的递增而呈递增趋势。在MCAO大鼠侧脑室发现有GFAP、Neu-N蛋白的沉积;麝香酮呈浓度依赖性下调MCAO大鼠侧脑室GFAP蛋白表达;麝香酮呈浓度依赖性上调MCAO大鼠侧脑室Neu-N蛋白的表达。  2.麝香酮对MCAO大鼠侧脑室下区GFAP、Neu-N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结果显示,星形胶质细胞计数依次为:高浓度麝香酮组(33.67±5.86)个/视野、中浓度麝香酮组(39.67±5.13)个/视野、低浓度麝香酮组(55.33±2.31)个/视野、模型组(50.67±2.08)个/视野、假手术组(56.33±9.0)个/视野、空白对照组(58.33±1.53)个/视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低浓度麝香酮组大鼠星型胶质细胞激活计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中高浓度麝香酮组大鼠的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数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元细胞计数依次为:高浓度麝香酮组(110.67±37.2)个/视野、中浓度麝香酮组(91.33±36.95)个/视野、低浓度麝香酮组(69.33±20.79)个/视野、模型组(54.33±13.15)个/视野、假手术组(24.33±8.62)个/视野、空白对照组(12.33±9.29)个/视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低浓度麝香酮组大鼠神经元细胞激活计数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大鼠比较,高浓度麝香酮组大鼠的星形胶质细胞计数显著增多,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自发地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可以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缺血区皮质和纹状体迁移,从而分化为神经元(Neu-N标记的阳性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GFAP标记的阳性细胞),但数目较少。  2、经麝香酮灌胃治疗后,内源性NSCs增殖明显,并分化为神经元,而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数量较模型对照组少。  3、麝香酮能促进MCAO大鼠ENSCs的增殖,并且使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增加,减少神经干细胞向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高浓度麝香酮具有更强的促进NSC增殖分化的能力。
其他文献
“和谐教育”是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使教育者的教学节奏适应受教育者的内潜节律,在一定时空(课堂教学过程和课堂教学场所)的“教学场”中产生思维共振,形成最大振幅,使教学收到最大效益。目标教学是以布卢姆等人“掌握学习”、“教学评价”、“教学目标分类学”为其重要理论基础,由于有着严谨的科学性和缜密的系统性而被广泛运用。在实践教学中,我运用“和谐教育”的思维共振理论,结合布卢姆的目标教学理论,改革语文教学、收到
期刊
[目的]:  1、提取、培养和鉴定兔膝关节软骨细胞。  2、探讨聚乙烯醇/明胶复合材料与软骨细胞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  1、采用酶消化法提取兔膝关节软骨细胞,倒置显
中等职业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旨在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自动化相关的系统运行、设备检修、自动控制、实验分析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所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初、高中毕业生以及为了提高专业水平进行入职前短期培训的系统职工。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对中职生电气专业教学的一些思考。  中职生大多是初、高中毕业生,这些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在悄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反应灵敏、记忆好、兴趣爱好广泛,任何事情都觉得新
期刊
参加“文本细读目标与策略研究”课题之后,我多次翻阅文本细读专刊,阅读名家名师的文章,多次思考与文本细读相关的问题,随着对文本细读的了解,越发感觉到自己内心的虚空和恐慌。  这让我自然地会想起自己以前所做的一些课题来,比如自主学习,比如课外阅读。这些课题的研究,对教师个人专业素质和文学素养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它要求更多的则是一种态度,一种精神,只要教师能引领学生去实践,教师自己只要注意材料的收集和资料
期刊
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理论建立和发展的基础,化学学科得以迅速发展也是与使用化学实验这种研究方法直接相关的,如果学生不了解知识是怎样获得的,不能够以某种方式亲自参加科学发现的过程,就绝对无法使他充分了解现有面貌。现在的学科教学正是在这一方面失败得最为明显。  当前中学教学中确实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一些教师和学生认为实验不过是学习化学的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少做或不按要求做实验,学生背实验的情况并不少见。
期刊
七○一矿开采金伯利岩的目的是从中回收金刚石。钙钛矿是金伯利岩基质中以微晶粒出现的主要含钛矿物。我们研究了从选厂尾矿中回收钙钛矿的方法,可以得TiO_2品位和硫、磷有
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有的教师教学效果不太好,并不是他没有水平而是由于教学不得法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要改变这种状况,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正确选择运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过去,教学方法只被看作教师教的方法;事实上,教学是一项双边活动,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教者,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早在两千
期刊
据调查,农村语文教师大多认为农村学生的作文存在以下问题:一、缺少素材,大多言之无物;二、缺少真情实感,大多无病呻吟;三、行文没有波澜,没有亮点,平淡无奇。四、很多学生厌倦写作,写作文成了他们痛苦的事。因此教学生写作文也成了痛苦的事。针对这种情况,我以“记叙文写作中道具设计和使用”打开缺口,做了一点尝试,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浅见。  道具,本指演出戏剧或拍摄电影等所用的器物。而作文中的“道具”则是指在
期刊
【摘要】开放性阅读教学是针对传统阅读教学中的封闭性特点提出的.它充分顾及学生在阅读态度上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和阅读方式的探究性。在开放性的阅读教学中应营造开放性的氛围,注重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倡导质疑、感悟学习,探索个性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开放性;创新能力  多年来阅读教学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也是明显的,仍没有摆脱以传授知识和应付考试为
【内容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促进观察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引导;实验教学;课堂效率;思维;  课堂演示实验是配合讲授、课堂讨论的重要环节,好的实验能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注意力集中。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特别重视常规演示实验,在每次的演示中保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