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士人隐逸诗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we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末士人创作隐逸诗是一时的风气,留下大量作品,学界对这类作品有过一些研究,但缺乏全面系统的讨论。本文从创作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对这类诗做了进-步研究。绪论主要是做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对唐末士入隐逸诗的概念进行了义界,综述了隐逸诗研究状况的同时提出了研究唐末隐逸诗的意义,并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第一章是唐末士人隐逸诗的创作背景,分别从唐末以前创作隐逸诗的概况、唐末创作隐逸诗士人的特点、唐末士人热衷创作隐逸诗的现实原因三个点入手。隐逸诗歌创作历史悠久,在隐逸诗的创作历史中分别对先秦两汉萌芽期、魏晋南北朝成熟期、隋唐的繁盛期做了简单概括。隐逸诗创作的传统为唐末大量隐逸诗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唐末隐逸诗人众多、诗歌大量出现;隐逸诗人多为被动隐居者;南方作者多于北方;隐逸诗作者交往频繁等这些因素;使唐末隐逸诗的研究具有了特殊性。入仕难、战乱多、仕途失意,都是唐末士人隐居的原因。第二章是唐末士人隐逸诗的思想内容,主要从唐末隐逸诗中表现出的佛教、道教、田园山水生活、吏隐四个方面进行挖掘和研究。从诗歌出发,首先分析士人与僧人频繁交往的现象、参禅学佛的生活、对禅理的领悟;二是分析士人与道士的交往情况、求仙学道生活、对仙境的向往;三是唐末隐逸诗与山水田园生活,主要在田园山水的描绘和在隐逸诗歌中表现出的山水田园之景两点进行了梳理。四是唐末士人隐逸诗对吏隐的歌颂。第三章是唐末士人隐逸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从语句锤炼、意象使用、抒情方式三个方面来分析。语句锤炼主要是选择了一些具有诗眼的词句进行了分析论述;意象的使用中选择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隐逸意象鹤、酒、渔翁;抒情方式主要从清雅之景显示情怀、高洁之物象征性情、追求韵味来分析唐末隐逸诗独特的方式。唐末士人隐逸诗通过士人创作隐逸诗的社会和个人背景,深入探讨隐逸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色,意在揭示在乱世之中,士子们向往归隐,以及隐逸中如何完好保存自我独立的个性和高洁的品性,向世人展现这一个高蹈群体的雅致生活和淡泊情怀。
其他文献
建立了磁性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果汁中3种双酚类物质(双酚A、双酚F和双酚AF)的方法。以三嗪-亚胺类共价有机聚合物(Fe3O4@TRITER-1)作为磁性固相萃取吸附剂,考察并
目的:观察超声心动图下肺高压患者心功能的改变情况,探讨肺高压引起心功能改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7例肺高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的40例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组,利用超声
食用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具有增加面条风味、中和胃酸的作用。通过测定蛋白质分子间作用力、麦谷蛋白大聚体含量及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探讨不同添加量(0%、0.1%、0.2%、0.3
通过对创意经济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研究,我们认为,创意经济是人本经济、新经济、无限经济、知识产权经济的总称。要促进创意经济的发展,就要建立扎实的发展基础与政策环境,营造良
针对现有黄曲霉毒素B 1(AFB 1)定量检测操作复杂、用时较长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MR磁传感器和磁性层析试纸的AFB 1定量检测方法。在垂直匀强磁场中,使用TMR磁传感器检测磁性
为研究中等硬度小麦粉不同粒度配比对混合粉及鲜湿面条品质的影响,以周麦27的3种不同中等粒度小麦粉为原料,按照不同比例制成6种(A、B、C、D、E、F)混合粉,分析混合粉的基本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玉米中4种交链孢霉毒素的分析方法。样品粉碎后经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甲醇-乙腈的混合液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XBridge BEH C 18色谱柱分
麦麸改性是为了有效降低小麦加工副产物麦麸中的抗营养成分,充分利用其中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提高麦麸的食用价值。在35℃、相对湿度80%条件下,采用酵母固态发酵24 h对麦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