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过剩对主动行为的“双刃剑”效应--基于主动行为动机过程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wu00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于经济波动较大以及高等教育普及的背景下,企业在进行人才选拔时偏向于资历较高的员工以增强高绩效概率,这导致越来越多的员工在择业时面临着能力超出工作要求的困境,即资质过剩感。同时,在飞速发展和激烈的竞争中,感知到资质过剩的员工不仅要充分发挥剩余技能为组织创造更多价值,还需要聚焦于自身事业的发展以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基于此,本文探讨了资质过剩感对员工职业导向和工作单元导向两个方面的主动行为的影响。同时,资质过剩感的员工由于对自身认知状态的个体差异而具有不一致的动机以及相关感受。因此,深入了解资质过剩感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充分回应以往研究中对相关争议的呼吁也亟待探讨。本文根据主动行为动机过程框架,分别引入角色广度自我效能感、内部动机和工作激情三种动机,进一步探讨资质过剩感对主动行为产生影响的解释机理。
  本研究通过问卷的发放,数据的录入导出与分析,并利用SPSS和Mplus数据统计工具将来自通信、机械制造、医疗、证券、旅游和电器等行业共285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并验证研究模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资质过剩感负向影响员工职业导向主动行为,正向影响员工工作单元导向的主动行为;(2)资质过剩感通过影响角色广度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职业导向和工作单元导向的主动行为;(3)资质过剩感通过降低内部动机进而负向影响职业导向和工作单元导向的主动行为;(4)工作激情在资质过剩感与职业导向主动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均体现出重要的意义,在理论上,第一,研究更加全面探讨了资质过剩感对主动行为的“双刃剑”影响效应,为更好地理解资质过剩感产生的影响提供了思路;第二,拓宽了主动行为动机过程框架的理解和应用,促进了资质过剩感与主动行为的之间关系解释机制的系统了解;第三,对主动行为对象的研究更加全面,既涉及了自身又关注了工作单元,更加完整地对主动行为进行了探讨。在实践上,首先,员工在感到资质过剩感时,也应对自我职业管理方面多进行关注,提高在职业生涯中的可塑性,做好职业规划;其次,对资质过剩感的员工的培养,可以赋予更多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员工的兴趣和成就欲,促进较高的内部动机和工作激情;最后,关注员工的情感体验带来的影响,完善激励机制,并在出现负面问题时进行适当的干预。
其他文献
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目前我国的创新能力较弱,经济发展水平增长缓慢,并强调需提高创新能力,加速建成创新型国家。企业是我国创新活动的主体,对于企业创新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的创新水平不强,很大程度与创新投入有关,创新投入的增加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企业的融资是企业创新投入的重要保障,所以探究融资结构对企业创新投入发挥着何种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我国企业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但以往对于
学位
企业价值观属于企业文化核心精神层面的内容,是企业文化的灵魂。企业价值观能够指导企业决策和影响员工的行为与认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相比于企业价值观本身,企业价值观落实的过程更为重要,而企业制度化领导力能够让价值观从意识层面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中,提高企业执行力与凝聚力,从而真正发挥企业价值观的作用,促进企业成长。  制度化领导力是领导者通过与制度的互动,将价值观和领导力制度化在组织制度中形成的影响或
创新是现代各国发展改革至关重要的推动力量,是经济社会进步的加速器,当前我国经济处于新常态阶段,必须依靠创新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公司治理创新尤为重要,董事会作为决策机构需正确把握创新战略决策。要实现人与自然持续和谐的发展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我国正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绿色治理能力,绿色治理已成为发展新趋势。党委参与国有企业治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优势制度,有助于推动
学位
控股股东利用信息不对称优势攫取控制权私利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何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不受侵害是当今管理学的重点研究问题之一,上市子公司如何避免被其控股母公司攫取私利的问题也亟待探讨和解决。根据公司治理演进历程,传统公司治理认为母公司地位高于子公司,而基于此的母子公司“单向治理”正是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难以受到保护的根本原因。公司透明度是其公司自主性的重要体现,提高上市子公司透明度能够抑制母公司攫取控制权私
学位
在全球生态系统持续恶化的情况下,环保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世界各地的组织越来越关心其运营对环境可持续性的贡献或至少不破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们国家积极打造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体系,愈发强调生态环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倡导企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此,企业在追求经济绩效的同时,还要兼顾提升环境绩效的重任。而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不仅依赖组织内执行相关行为的单个员工的积极参与,还很大程度上取
学位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世界经济格局在技术的驱动下正在改变。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资本赋能企业创新行为的方式逐渐发展成为新一代头部独角兽的必由之路。由于初创企业上市之前大多存在创新投入高、回报周期长、融资困境等诸多难题,获取风险投资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风险投资能够通过提供资金、产业链等资源支持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通过投资经验、尽职调查筛选公司并给予咨询等增值服务,通过设立董事会席位、
学位
中小股东作为出资人,对于公司运营管理具有法定的知情权和决策权。但是,现实中的中小股东资金较少,持股数量有限,投资具有随机性、分散性和暂时性,参与特定公司治理的投入和产出极不对称。因此,与管理层和大股东相比,中小股东处于信息弱势地位,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只能寄希望于管理层和大股东的决策和经营,从而面临双重委托代理困境,既可能因管理层的道德风险而遭遇损失,也可能因大股东的堑壕效应而受到侵害,甚至因两者合
企业盈余反映了企业一段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是企业重要的投资信息,受到各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关注。持续性作为盈余信息应具有的质量要求之一,体现了企业竞争力和经营状况,能向投资者传达更丰富的预测信息,从而有利于资本市场有序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伴随着中国自2011年9月的“经济新常态”阶段以及2015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府经济政策调整频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明显增加。中国当前处于经济转型期,
学位
作为一名来华留学的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学习生涯中,让我亲眼目睹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2019年中国以14.4万亿美元的总量稳居世界经济第二的地位。而在中国经济不断向前突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企业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并开始使用绿色人力资源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环保绩效。本文通过研究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环保热情的影响,进而研究其对企业环保绩效的影响作用。绿色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
学位
随着客户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竞争优势来源,现代企业正在由以企业和产品为核心的经营逻辑向以客户和服务为核心的经营逻辑转变。互联网经济的崛起、社会化媒介的发展、信息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都为客户广泛参与企业活动提供了可能性。在企业与客户交互的过程中,客户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参与企业研发等价值链活动,提高了对企业活动的参与程度和影响力度;企业通过从客户处吸收异质性、互补性的知识和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加贴合和匹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