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找出“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中媒体服务所在的不足之处:英文官网、赛后新闻发布会、媒体印刷物、媒体医疗保障、新闻专业志愿者、语言服务等服务内容缺失。 对于上述缺失内容,本文给出了如下建议:1.“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的新闻发布会仅仅局限于赛事开始前,其用途是向媒体通报赛事情况。而今后应在比赛后再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记者提供比赛成绩,要求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及教练员出席发布会,并接收现场记者的提问。这样的方式会节省记者自己获取成绩的时间,并能为记者提供更多的一手资料,也就会增加赛事的报道点。毕竟能在赛场上采访到运动员的记者仍然是少数,而赛后新闻发布会就可以为更多媒体提供与运动员面对面的机会,这一点的实际意义要大于新闻通稿、官网查询及技术保障;2.在“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的媒体服务中,网络媒体服务是重中之重。其组成部分分为两大块——通过官方网站为媒体服务以及直接为其他网络媒体中。经过前面的详细论述后可以看出,“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的官方网站颇具特色,也起到了为媒体提供赛事信息及城市相关信息的作用。但与其他四项赛事的官方网站相比,该官方网站目前仅有中文版,而没有英文版,这一点暴露出赛事组织者欠缺对境外媒体的服务意识,也就造成了“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在境外宣传缺失的现状。作为一项标榜“国际”的马拉松赛,目前的“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只能算作是有国外选手参赛的赛事而已,根本谈不上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其中当然有赛事竞技水平不高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境外媒体对这项赛事宣传甚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官方网站的英文版设置就非常重要;3.赛事组委会应向媒体提供印有各车队及车手详细资料的出版物,印刷质量精美,并带有赛事的形象LOGO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照片。这样一份媒体印刷物一方面可以为媒体报道比赛时提供便利,另一方面也为媒体提供了一份别样的“纪念品”。这也会大大提高赛事组委会在媒体眼中的形象,有利于促进双方的合作;4.马拉松赛事由于其赛道设置较长,且均处于室外环境中,因此参与报道的媒体记者也比较分散,他们会因为报道的需要而进行长距离的移动,这就为记者的身体状况提出了考验。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的举办时间通常是在11月份,天气已经明显转凉,记者在高强度工作下生病的几率也会增高。如果赛事组委会能通过有效的医疗保障为记者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能提高赛事时的媒体运行效率,更能展现出一项国际赛事所应具有的人文关怀;5.对于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而言,新闻专业志愿者的确实是一大遗憾,因为西安作为全国第三大教育基地,拥有大量新闻专业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但是这样一项优势资源却没有被引入到赛事的媒体服务中。如果能在今后的赛事中增加新闻专业志愿者,不仅能为赛事的宣传报道注入新的活力,也能让前来采访报道的记者切身感受到西安大学生的热情,从而让他们将大学生以及西安的文教氛围列入到自己的报道范围当中,这对于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6.同样遗憾的还有“语言服务”的缺失,当然,这也与目前尚未有国外媒体参与报道有关。赛事组委会要想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赛事”,就必须在今后的媒体服务中加入“语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