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课程设置研究——以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为例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ngan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学院作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平台,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其中独立学院的教育质量成为关注的重点。课程是独立学院教育质量的集中表现,是独立学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设置则是在一定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由一定的教育和课程的价值观决定的,由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根据学生、社会和学科的需要,有计划的进行开发和课程选择的一系列实践活动。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必须反映出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而当前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尚不能做到这些,唯一的出路只有进行课程设置改制,因此研究如何对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意义重大。   本研究以实证调查的方式进行,通过对学校的走访,对学生的问卷调查,选取了我本科所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对几所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明原因。而后结合课程设置的相关理论以及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提出独立学院课程设置改革的对策。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提出研究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对该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和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首先阐述了独立学院的内涵和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接着论述了课程设置、独立学院课程设置的概念和目标,最后对支撑独立学院课程设置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   第三部分首先是独立学院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以电气专业为例,通过对几所独立学院走访,与学院领导、任课老师的访谈以及对学生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独立学院在培养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结构、课程设置评价中存在一些问题。   第四部分是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结合本人对独立学院课程设置的理解指出独立学院应当以学生为本、依据培养目标以及符合社会的需求,通过对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注重实践训练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教材的改革与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
其他文献
自主学习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极力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否从被动转向主动关系着新课改的成效。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山西省已
青少年偏差行为一直存在,但该问题真正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则不得不提到威克曼1928年发表的题为“儿童行为与教育态度”研究报告,它不但引起了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兴趣,更使得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