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3(t)的精细定位及褐飞虱抗性机制初探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dov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首要害虫,常常群集于稻丛基部,刺吸水稻韧皮部汁液从而消耗植株养分。爆发时会造成“虱烧”,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及品质。另外,褐飞虱还可以传播水稻草状丛矮病和齿叶矮缩病。长期以来,化学防治是控制褐飞虱的常见策略,而化学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费时费力,污染环境,而且增加褐飞虱的耐药性。利用寄主抗性被认为是防治褐飞虱的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因此,需要不断筛选抗源、发掘新的抗性基因并选育抗褐飞虱水稻品种。抗虫基因的分离与克隆,不仅有助于阐明水稻抗褐飞虱的分子机制,而且可以加快抗虫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本研究前期从来自东南亚和南亚的295份水稻资源中筛选到一份在苗期和成熟期均高抗褐飞虱的越南地方品种W41123。排趋性实验表明,与感虫品种C418相比,W41123对褐飞虱具有一定的排趋性;强迫取食后,W41123上褐飞虱存活率和蜜露排泄量均显著低于C418,表明W41123对褐飞虱具有抗生性。通过与感虫品种C418杂交构建了包含105个单株的F2群体,进行抗褐飞虱遗传分析,表明W41123的褐飞虱抗性受多对基因控制。利用在双亲间具有多态性的118个分子标记构建全基因组的连锁图谱,并结合其表型数据,分别在第4和6染色体各检测到一个抗褐飞虱QTL,Qbph4和Qbph6,LOD分别为6.3和3.7,贡献率分别为30%和15.5%,并将其中的主效QTL Qbph4命名为Bph33(t)。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述两个位点对褐飞虱的抗性存在累加效应。为了完成Bph33(t)的精细定位,通过连续三次回交,构建了以C418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经检测其背景回复率达91.8%。此外,抗性鉴定表明,近等基因系无论苗期和成熟期均具有较高的褐飞虱抗性。利用W41123/C418构建的F2,以及以C418为轮回亲本构建了BC1F2,BC2F2和BC2F3群体共10600个单株进行重组个体筛选,并结合抗褐飞虱表型鉴定,最终将Bph33(t)定位在一个物理距离为49 kb的区间内。基因预测发现该区间内只包含了两个开放阅读框(ORFs)。其中ORF1编码一个包含锌指结构的功能未知蛋白;ORF2编码为一个羧基肽酶10。进一步测序发现,ORF1在抗感两亲本间存在多处氨基酸的差异,而ORF2只存在单个氨基酸的替换。表达分析表明,抗虫亲本中ORF1的表达水平在接种褐飞虱12 h后显著高于感虫亲本。而ORF2无论在抗、感亲本均受褐飞虱取食诱导,且在褐飞虱取食3,6以及24 h后,抗虫亲本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感虫亲本。抗褐飞虱新基因Bph33(t)的精细定位不仅为该基因的图位克隆同时也为该基因的分子育种利用奠定基础。虽然目前至少克隆了 7个水稻抗褐飞虱基因,但是水稻与褐飞虱的互作机制仍然很不清楚。油菜素内酯(BRs)被广泛报道参与了对植物生长发育以及病原菌侵染响应的调控,但参与植物抗虫反应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从256份以Dongjin为背景的T-DNA插入突变体中,筛选到一份在苗期高感褐飞虱的突变体,且该突变体为已报道的油菜素内酯过量的突变体slg-D。进一步研究表明,褐飞虱对突变体具有明显的取食偏好性,且褐飞虱若虫在突变体上的存活率显著高于野生型。与slg-D类似,另外一份BR过量突变体m107表现对褐飞虱更加敏感。而BR合成缺失突变体lhdd10的褐飞虱抗性显著高于背景亲本。此外,外源喷施BRs活性类似物24-表油菜素内酯(24-eBL)也显著提高了水稻对褐飞虱的感虫性。上述结果表明BR可能作为负调控因子参与水稻抗褐飞虱反应。表达谱分析表明,褐飞虱取食显著下调了 BR相关基因的表达,而上调水杨酸(Salicylic acid)和茉莉酸(Jasmonic acid)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褐飞虱取食也抑制了内源BR(CS和6-deoxoCS)的含量积累。进一步发现无论是外源喷施BL还是在BR过量突变体中,SA合成相关基因异分支酸合酶(OsICSl)和苯丙氨酸解氨酶(OsPAL)的表达量及SA含量均显著下降。但在BR缺失突变体lhdd10中SA合成相关基因(OsICS1和OsPAL)的表达量及SA含量均显著上升。此外,在内源BR合成过量突变体或经外源BL处理,JA合成基因丙二烯氧化物合成酶(OsAOS2)、脂氧合酶(OsLOX1)及JA响应基因OsMYC2的表达显著上调,且JA的含量也显著上升。而在BR合成缺失突变体lhdd10中,上述基因的表达显著下调。上述结果表明,褐飞虱取食后,过量BR能够抑制SA途径而激活JA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JA合成缺失突变体og1和JA不敏感突变体coil-18解除了 BR对SA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BR可能通过JA途径调控SA途径抑制水稻抗褐飞虱反应。本研究首次报道了BR参与水稻与褐飞虱的互作,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阐述,拓宽了对BR功能的认识,加深了对水稻与褐飞虱互作的了解,为更好地利用寄主抗性防控褐飞虱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有机酸是梨内在品质的评价标准之一。我国的梨品种较为丰富,不同品种间有机酸积累的差异各不相同。多年来,国内外关于梨果实有机酸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有机酸的组分和含量上,而与梨果实有机酸积累相关的基因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首先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我国5个栽培种中9个梨品种的有机酸含量的差异,明确了苹果酸和柠檬酸为梨果实的主要有机酸;然后,以‘砀山酥梨’为实验材料,克隆了PbrALMT9,PbrTDT1和
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RLKs)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信号分子,在植物的许多生长发育及生理胁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按照胞外配体结合结构域的不同可将RLKs分成22个亚类,其中富亮氨酸重复序列类受体蛋白激酶(Leucine-rich repeat receptor-like kinase,LRR-RLKs)亚家族的 BAK1(BRI1-associated recepto
糖分的合成与积累是影响果实品质和商品价值的核心因素,也是遗传育种和基础理论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科学问题。由于果实糖的合成代谢途径复杂,涉及长距离、跨膜运输,并受多基因协同调控,导致对其作用机制研究难度较大。目前,研究更多的集中在果实糖的合成,对其转运调控的机制研究比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以及转基因等研究手段,重点开展了梨果实糖转运蛋白基因家族鉴定和功能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在
蜡质芽孢杆菌AR156是一株植物根围促生细菌,可以诱导植物对病原物产生广谱抗病性,其中最主要的是诱导系统抗病性(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ISR)。ISR是由根围有益微生物介导的系统诱导抗病性,它对病原菌并没有直接的杀死或抑制作用,而是通过诱导植物的抗病反应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小分子RNA广泛参与调控植物的免疫反应,但它在AR156诱导的拟南芥对灰霉病菌(Botry
由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rn f.sp.tritici,Bgt)引起的白粉病是小麦的一种重要病害,其流行严重影响小麦产量。目前已鉴定出多个小麦抗白粉病基因,但由于病原菌与寄主协同进化,由这些基因提供的小种专化抗性容易因新的毒性小种出现而丧失。因此,发掘和利用新的抗白粉病资源是小麦抗病育种一项长期的任务。此外,对抗病基因进行遗传分析、标记定位和克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抗病分子育种,加深
葡萄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果树之一,生产上主要分为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鲜食葡萄是我国主要的园艺经济作物之一,研究鲜食葡萄的休眠机理,可以为农民丰产增收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运用转录组侧序技术对不同休眠阶段的葡萄花芽休眠进行了分子机制研究。首先,在葡萄芽三个不同的休眠阶段,共发现了 6096个差异化表达的转录本(log2 ratio ≥1,FDR≤0.001)涉及 127 条通路。KEGG(Kyoto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全球贡献了超过30%的能量摄入。由稻瘟菌(Magaporthe oryzae)引发的稻瘟病是水稻上最重要的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威胁稻谷的产量。目前,稻瘟病的防治主要于依赖栽培抗病品种和使用化学药剂。由于该病原菌容易发生变异,所以抗病品种极易丧失抗性。长时间使用单一的化学药剂则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导致药效丧失。因此,如何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的持久抗性,是我们国家粮食安
在生物体内,褪黑素(melatonin,Mel)是哺乳动物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吲哚胺类物质,参与调节各种生理功能,如抗炎作用、先天免疫、阿尔茨海默氏病等。血红素加氧酶(heme oxygenase,HY1/HO1)是血红素分解代谢的限速酶,催化血红素降解生成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亚铁离子(ferrous ion,Fe2+)和胆绿素(biliverdin,BV);HO1在动物
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生,因其具有发展迅速、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影响巨大等不良影响,而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中国的富营养化现状并不乐观,富营养化水体中动、植物特别是沉水植物的衰退和消亡现象十分普遍。沉水植物能够为水生生物提供食物和住所,并参与水体碳氮循环,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起关键作用。因此沉水植被的恢复是一种有效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手段。本文研究了轮叶黑藻响应
动植物的许多重要性状是由少数主效基因和多数微效基因共同控制的,属于数量性状。为了在动植物育种中更好地改良和利用这些性状,需要剖析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是剖析数量性状遗传基础的重要方法。然而,这些方法检测QTN(quantitative trait nucleotide)的功效受数量性状表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和单标记假设检验显著性阈值的影响。为提高检测功效,非参数方法日益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