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区际转移粘性的数量分析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56ur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想打破经济增长平庸态势这一僵局,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做好制造业转移工作是基础。受国内外严峻形势的双向挤压,政府部门早已意识到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赖外商直接投资,也不能直接全面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而要充分依靠国内已然形成的经济梯级态势。政府应以制造业转移为媒介,通过转移实现资源最优配置,提高生产效率,获取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自身动能,最终逐步达到制造业整体转型升级的目的。事实上,政府此前已颁布了一揽子产业转移政策,但虽有配套政策的支持,我国制造业转移的实践并不顺利,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推行未能获得良好效果。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制造业区际转移粘性现象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粘性现状如何?各省粘性水平对生产绩效有何影响?粘性存在是否合理?粘性是怎样形成的?又该如何恰当地推进制造业转移?回答好这一系列问题是制造业转移实践中各主体不容回避的任务。首先,本文对产业转移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其次,通过选择粘性的测度方法,详细分析我国制造业转移粘性的现状,结果发现:现阶段我国制造业粘性系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和行业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粘性系数在样本期间呈现出明显的随时间收敛的趋势。再次,通过构造门限面板模型,以不同粘性水平下固定资产投入对制造业生产绩效的影响为准则,对粘性存在的合理性进行辨析,实证结果表明:制造业区际转移粘性对生产绩效的影响具有三门限效应,并且现阶段粘性水平落在不合理区间的省份过半。接着,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影响粘性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利润水平、市场化程度、地方保护和沉没成本对粘性有强化作用,而研发水平、物流水平、资源禀赋却与粘性系数具有反向关系,税收的增加虽然会降低粘性但效果并不显著。最后,为处于不同粘性区间的省份提出针对性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区分了各地区粘性的性质,并从多层面对影响粘性的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为精准推进制造业转移提供了思路。
其他文献
部分VV式重叠后面可以带表时量或者动量的准宾语,以使VV表示的“不定量”变得具体明晰。“VVO准”格式有着与“VO准”格式不同的语用效果,它的产生与发展主要同方言渗透、网络
本文针对目前新升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高采用教师分类后,依托开放性实验来增加毕业论文实验的时间,从而提升毕业论文的质量。本中首先明确了什么是开放性
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逐渐成为教育者在新时代中面临的新挑战。而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教授把成长型思维模式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已经在国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想要把成长型思维模式应用于化学教学中,就必须了解现在高中阶段学生在化学学科里的成长型思维现状。本研究在阅读大量有关成长型思维的著作和文献的基础上,编制《化学教学中成长型思维调查量表》,对量表进行反复测试和修订。用该量表对高中三
在穷尽分析宋代江浙诗人用韵的基础上,考察宋代江浙诗人用韵中不同韵尾阳声韵部跨部通押的特殊用韵。这些特殊用韵共计862例,包括:真文与庚青通押,真文与侵寻通押,庚青与侵寻通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