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岸坡典型土体周期性浸泡条件下抗剪强度参数实验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h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库水位每年将在145~175m间周期性波动,库水的浸泡软化作用及库水位升降引起的地下水位波动会劣化库岸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影响已有岸坡的稳定性,使原本稳定的坡体失稳。水库运行过程中的岸坡稳定性及其演变趋势研究,尤其是岸坡土体在周期性浸泡作用下的强度参数分析对于保障库区环境安全至关重要。本文就三峡水库岸坡典型土体进行了资料收集、现场考察踏勘,现场取样,结合土力学理论和土工试验方法,自行设计和实施了三峡水库岸坡典型土体周期性浸泡条件下抗剪强度参数试验研究,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和孙家崖,重庆合川三汇和重庆巴南区麻柳嘴四处采取土样,进行三种工况为期1年左右的周期性浸泡试验,获得典型土体在不同周期性浸泡条件下的抗剪强度参数变化规律,得到的相关结论如下:   第一、采取的土样主要为碎石土和砂土,根据直剪试验结果,剪应力与水平位移关系曲线中,水平剪应力随水平剪切位移增大而增加,没有明显峰值,土样趋近破坏的时候剪应力与水平位移关系曲线接近水平,水平剪切过程中有明显体胀趋势。   第二、共进行三种工况的周期性浸泡实验:工况一:浸泡30天,风干30天;工况二:浸泡60天,风干60天;工况三:连续性浸泡(每浸泡30天取样),实验结果表明:1)碎石土样在实验条件下,c值呈先增长后下降,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变化幅度在30%~80%之间,(φ)值呈前期增长,随后降低的趋势,但是降低的幅度不大,一般在30%左右;2)砂土试样在重塑的作用下前期增大,随后减小,并最终处于稳定状态,降低幅度最高可达80%,(φ)值处于波动的趋势,变化幅度不大,一般在25%~30%。
其他文献
生态系统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资源,生态系统服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受土地利用变化的直接影响。沱江流域是四川盆地中部生态较为脆弱的区域,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频繁,影响了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能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态风险加剧。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土地生态风险评价研究,对沱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揭示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沱江流域土
学位
低碳在全球化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关注更多的是低碳城市和经济建设,而乡村往往成为了被忽略领域。当前我国乡村地区由于低
崔峦在“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交流研讨活动”的发言中指出:“习作能力的根,在阅读能力。我们要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因此,根据教材的特点,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写作方法,让学生从范文中受到启发。可是,悟写的例子在哪里?在教学实践中,多数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写,关注最多的就是教材里面的课文。这自然无可厚非,因为课文的思想教育意义和写作技巧都是值得称道的。可是,如果让学生以他们为范文
可持续发展是注重人类长远发展的模式,而人口作为其中的活跃因素对这种模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城镇化的推进中由人口急剧增加造成了人口拥挤、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恶化等现
西藏哲古位于西藏南部高原山区,受高原条件的影响,该区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矿产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区内人烟稀少,植被覆盖率低,岩石大多裸露于地表,非常适合于利用遥感技术提取
目前,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发生了变化,土地利用结构也随之改变,尤其是建设用地不断扩张,供需矛盾突出。三峡库区地处大巴山区和武隆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