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财富积累的源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国人多地少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且在人类社会中由土地产生的问题往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我国现在所处的阶段正在加速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人口数量继续持续增长,城市建设所需要大量的土地导致严重的土地供需矛盾。所以,对土地的利用要从集约高效利用方面进行挖潜,力求达到建设不占耕地或少占耕地。土地集约利用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贯彻落实,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及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本研究是在对国内外土地集约利用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按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2010版)确定了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并依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2010版)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以土地供给稀缺理论、“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理论、土地供给与需求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地租地价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在对乌海经济开发区开展土地利用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对开发区的用地结构、开发区土地的供应结构、开发区土地的建设强度、开发区土地的利用效益、开发区土地的管理绩效等方面深入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乌海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潜力测算,在依据评价及测算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乌海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论,最后针对评价结论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建议。从用地情况分析结果看,通过用地调查的数据及其定性分析结果显示,乌海经济开发区范围内各种功能用地的比例和空间总体上是合理的,各种功能用地相互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开发区内部主要以工业仓储用地为主,随着开发区的持续发展,开发区地理优势及良好的投资环境将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大企业入驻,开发区内土地集约水平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从集约利用评价方面看,总体来说乌海经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分值较高,集约利用处于很高的水平;用地效益较高,说明乌海经开发区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区内企业经济效益良好,区内经济规模拓展的潜力强大;市场化程度高,说明乌海经济开发区土地市场化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乌海经济开发区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提高很快;土地利用状况集约度分值为84.89,这一评价目标是三个评价目标中最低的,反映出开发区土地利用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潜力测算结果看,乌海市经济开发区剩余的未供土地不足半年就供完,随着地区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原有核准范围的用地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用地指标的限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针对研究得出的各项结论,建议乌海经济开发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用地规划,提高土地集约程度;控制土地供应总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基础设施与投资环境建设,促进地均产值提高;设立科学用地门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