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台谏制度与党争问题研究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icet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北宋政治建设,台谏制度的也经历了建立健全的历史过程。北宋初年,基本承继唐制,但由于初期统治者对台谏系统的轻视,台谏系统多名存实废。宋神宗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真宗为加强和完善台谏制度建设,特别颁布一道诏书,史称“天禧诏书”。这道诏书对台谏系统的官职设定和台谏系统的职能都作出了规定。这道诏书的颁布,标志着北宋台谏制度的健全,并形成了新的发展态势。台谏制度逐步完善与健全,在职能上开始趋同,一改前朝的分流态势,走向合流。并且台谏系统从相权中独立出来,最终形成了与代表行政权的相权相制衡的局面。台谏制度的健全以及台谏势力在中央权力结构中地位的大为提高,致使台谏在北宋政治生活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北宋大规模的党争中,台谏势力无不卷入其中。台谏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党争,甚至沦为党争的工具,台谏在党争中基本丧失了其言事弹劾的监察职能。本文试图截取台谏与党争的互动关系作为突破点,将台谏制度纳入北宋具体的政治生活特别是北宋的党争场景中从现代政治学的角度加以认识分析。在台谏制度的职能上主要选取其在中央朝政上的职能,来分析台谏制度在党争中的影响,并找出台谏制度在党争中功能缺位的原因。台谏在北宋历次的党争中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但总的来说,台谏势力介入党争,使党争进一步激化。并在党争过程中,党争双方都争相控制台谏系统,使其成为宣传自己打击对手的工具。台谏沦为党争的工具。台谏在党争中功能缺位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台谏系统的工具性特性使其丧失了独立的地位,只能依附于皇权以及君主支持的一派得以存在。同时台谏制度本身的缺陷也造成了台谏在党争在的功能缺位,并且党争造成整个北宋政治环境的恶化也致使台谏制度丧失了其正常发挥制度功能的制度环境。
其他文献
聚落观@谢吾同...
期刊
水下机器人抓取物体时,物体与指尖存在力控制问题,但是由于动力学模型、被抓取物体位置和刚度的不确定性,采用传统阻抗控制方法不具有鲁棒性,因此对基于位置的神经网络阻抗控
职务犯罪中法条竞合的适用问题争议颇多,而正确适用法条竞合取决于罪名内涵的正确厘定和法条竞合原理的准确把握。收受型受贿罪与渎职罪之间、徇私型渎职罪与受贿罪之间其实
在文献研究和实证数据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女性学视角,界定家庭幸福的概念,描述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下中国居民家庭幸福的状况,探索家庭幸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居民家
[目的]研究罗汉果水提取物在小鼠体内的急性毒性及致畸变性效应,为罗汉果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小鼠进行罗汉果水提取物最大给药量急性毒性试验,观察小鼠给药后的
魏源与广东陈澧以文交友,始于1 845年陈澧在太守张南山处见到《海国图志》一书,他对魏源推崇有加,同时对书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中肯意见和看法,魏源于1848年南游广州时,特意拜
我国的《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试行。这个新方案,以国际单位制为基础,明确规定压强(压力,应力)的计量单位为帕斯卡。本文试图对帕斯卡的物理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革命文化因社会重点问题的更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不断进行"价值阐释"和"价值发现",表现出既一以贯之又各有新诠的强烈的现实关照。这种
刘禹锡在元气自然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有一定影响力的“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观点,天之能,人固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人与自然之间也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在大自然的系统中
作为农业大省,完善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对促进河南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以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