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主动脉夹层是大动脉最常见的灾难性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大,早期死亡率高。随着腔内修复术的出现,其在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近期疗效显著。 目的:本文通过对行TEVAR治疗的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血管形态学上的变化,为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提供治疗依据。 方法:收集自2010年2月至2013年9月之间于本院介入放射科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51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及术前术后随访CTA扫描图像资料,CTA上选取主动脉支架近段、中段、远段,腹腔干、左肾动脉、腹主动脉分叉水平,分别测量术前及不同时间段复查胸、腹主动脉各层面真假腔短径、假腔血栓化情况;同时测量各分支动脉受累及直径变化情况。 结果:本研究发现,腔内修复术后复查与术前比较,胸主动脉真腔扩大、假腔缩小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主动脉管径真腔扩大、假腔缩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①降主动脉重塑:1月内复查,主动脉峡部管腔重塑约见于28.6%患者,降主动脉中段管腔重塑约为14.3%患者,降主动脉远段管腔重塑约为4.8%患者;1-6月内复查,降主动脉各层面管腔重塑率分别为42.3%,42.3%,38.5%;6月后复查,降主动脉各层面重塑比例分别为60%,45%,45%。②腹主动脉未见管腔重塑,但各层面管腔完全血栓化可见,1月内复查,腹腔干层面完全血栓化9.5%,肠系膜上动脉层面0%,左肾动脉层面4.8%,腹主动脉分叉层面0%;1-6月内复查各层面完全血栓化比例分别为:11.1%,7.4%,7.4%,0%;6月后复查比例分别为:11.1%,11.1%,5.6%,5.6%。③腹主动脉分支动脉情况:术后各复查时间段较术前受累及正常管径变化情况无统计学意义,但腹部重要分支动脉血供情况术后较术前有所改善。 结论: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针对Stanford B型夹层患者治疗上疗效确切,夹层动脉术后随访胸腹主动脉真腔管径变大,假腔管径缩小伴假腔内血栓形成,胸主动脉段血管重塑率高,腹主动脉段血管未见重塑现象发生,存在部分破口未完全血栓化,而分支动脉受累预后较术前血供情况稍有改善,需要远期随访观察,以尽早发现腹主动脉及分支动脉夹层进展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预防和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