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设计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o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汽车的大量使用带来的能源危机和坏境污染,人们急于寻找一种解决方法。电动汽车以其绿色、无污染的特点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在各国政府以及汽车制造商的推动下,电动汽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的电池管理系统也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电池管理系统主要对电池的状况进行监控、预测电池的剩余电量并对电池组内电池单体的不一致性进行均衡,使电池组安全、可靠的工作。   本文针对电池组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状况,设计了一套功能完善的电池管理系统。根据电动汽车上多采用多组电池组作为动力源的现状,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一套电池管理系统由多个电池管理单元组成。每个电池管理单元对一个电池组进行监控和管理,各个电池管理单元之间采用LIN通信总线进行通信。   本文首先列课题的研究背景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电池管理系统的两个关键问题—电池荷电状态估算以及对电池组内电池单体性能不一致的均衡。   然后分别对电池管理系统的两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本系统对这两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对电池荷电状态的估算,本文采用基于开路电压法的自适应电池SOC初值估算算法和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法和安时计量法的电池SOC实时估算算法。该算法在估算电池SOC时,算法精度高,易于实现。   对电池组内电池单体性能不一致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电子开关式动态均衡器。这种电子开关式动态均衡管理器可以对电池组进行动态均衡,并且均衡时对电池SOC的估算影响很小,满足设计要求,可以大大提高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文章还分别对设计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介绍。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对各个模块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进行了说明,并给出了各个模块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图。   文章最后的测试实验表明,系统完成了预期设计功能。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大肠杆菌蛋白质合成硒代半胱氨酸的掺入机制,在大肠杆菌中直接表达出含有硒代半胱氨酸的单链抗体。 选择将单链抗体重链CDR2区中的Ser52突变成Sec52,将最小SECIS引
为了研究nestin阳性细胞是否能分化为具有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细胞,我们从人自发流产胎儿胰腺中分离出胰岛样细胞团(ICCs),经贴壁传代培养后取得稳定的细胞株.通过免疫荧光染色
系统生物学是基于整体论的观点,试图通过研究基因、蛋白质及其它代谢小分子之间的大规模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来系统研究生物体系的结构、功能和行为的学科。而网络作为系统生物
第一章:血红蛋白-DNA复合物膜的构建本实验通过层层吸附的方法,利用分子间的静电引力将带正电荷的血红蛋白(Hb)和带负电荷的DNA交替修饰于热解石墨电极表面,构建了七层Hb/DNA膜
供电可靠性指标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体现了电力生产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反映了城市总体经济的发展水平。电力系统可靠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问题一直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环境研究的难题。土壤淋洗技术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具有较好修复效果,能够将重金属污染物快速地从土壤中移除,收集的出流液
本研究包括:地网接地阻抗测量的准确电路模型和数学计算模型的建立;避雷线分流作用对接地阻抗测试影响机理;设计开发适宜现场应用的“无线传输模式”电流互感器,以用于避雷线分流电流的测试;利用GPS定位装置进行各辅助接地极定位(电压极、电流极);结合现场运行状况,提出局部停电条件下,通过无线传输电流互感器测试分流电流、GPS定位装置固定各辅助接地极,建立不拆避雷线进行地网接地阻抗准确测量方法及运行状态诊断
本硕士论文分为两章,分别是蓝藻分子生物学以及环境工程相关课题。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以丝状体蓝细菌——鱼腥藻Anabaenasp.PCC7120作为基因工程受体菌,构建Endostatin基因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用电需求迅速增加,利用化石燃料的发电体系带来了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风能、太阳能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环保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得到了大力开发与利用,进而促使了分布式电源的兴起,分布式发电技术迅速发展。自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率先提出清洁环保、能源供给多样化以及可提供个性化电力的微电网以来,分布式发电和微电网技术开始得到国内外学者的
哺乳动物的嗅觉器官能识别和区分千万种结构上有差异的挥发性化学物质。这种化学感应功能是由一个非常庞大的嗅觉受体家族所完成的,它们主要在鼻上皮细胞嗅觉神经元表面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