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庙会的复兴与传承——以长沙火宫殿火神庙会为例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fu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素崇火德”。查阅《湖南通志》的记载:“明朝末年至清朝初期,湖南各府、州、县建有专门祭祀火神的庙宇上百座。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的发展,这些庙宇早已不复存在了。而长沙火宫殿火神庙得以幸存下来,并不断传承和发展至今,原因绝非火神之庇佑,主要依赖于以“火神庙会”所涵盖的宗教信仰文化、湖湘饮食文化、消防文化、民间民俗艺术等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和相互依存,因此,火宫殿也成为全国惟一一家“殿中有庙,庙中有戏,戏外有食”的庙殿,在国内独具特色,实属罕见。2006年长沙火宫殿火神庙会被列入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渗入,火宫殿火神庙会的内容和形式有了新的变革和发展,传统的庙会文化融入新的现代文化元素,再次焕发了火宫殿火神庙会的活力与魅力。在现代经济的背景下,本文试图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梳理火神庙会的溯源及发展历史过程,并从火神庙会所包含的各种文化现象入手,挖掘和研究了“多元文化一体”的火神庙会所体现的文化特征及蕴含的文化价值,揭示了火神庙会濒危的现状。再分析火神庙会复兴的缘由、表现及产生的变化,探讨各级政府、民间团体、学者、媒体等参与和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对火宫殿火神庙会文化传承的影响和意义,希望能唤醒“民族文化自觉意识”,自发的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提出了传统庙会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思考。文章指出新时期火神庙会的复兴和传承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但不能抓了“经济”却丢了“文化”,如何使得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两者之间的关系相得益彰,是新时期值得重视和探索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未来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并驾齐驱是趋势所然,偏向任何一方,庙会都不能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为便于读者和订户连续收藏本刊,2008年年底,我编辑部已将2008年度《党政干部文摘》杂志全年12期装订成册,欢迎新老读者和订户订购。另外,我编辑部还有少量2001 In order to
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现象层出不穷,而经济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各类经济事件的客观、真实报道。我在地方党报从事了10年的经济记者工作,采写经济新闻时更多地是避开上级干预
具有“朝阳产业”之称的文化产业,在世界产业发展中已占据一席之地。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对于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凝聚民族创造力,保护和发扬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其他产业所
学位
男娶女嫁、婚后从夫居的习惯依然是中国农村最流行的婚姻模式。在这一模式下,大多数女人必然面临的处境是:因结婚而经历生活空间、身体和劳动以及归属的转换。女人终其一生都
此前的民族学田野调查,对调查区域内带有民族特点的生产生活工具,虽有所关注,但研究的目标仅止于进化起始与其发展阶段对文化的适应,对工具自身所属环境的适应研究相对缺失。特别
我们党历来提倡领导干部亲自动手写报告。这既是一项组织要求,也是一项政治要求。领导干部动笔具备特有的优势。在工作中,领导干部掌握着全局,既领会中央和上级的指示精神和
结群作为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热点,在未来学科理论的发展中,其研究热度将会只增不减。在讨论和总结学者关于结群理论研究之后,本文在丰富民族志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宗族研究范
族群认同主要有根基性和工具性两种主导因素。根基性主要基于历史记忆,尤其是“祖源记忆”是影响族群认同和族群凝聚力的关键因素;工具性是指在政治、经济等利益的驱使下,族群
北京城市学院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单位,严格按照中央和市委要求和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创新,努力探索民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新模式。结合校情,选准主题。
历史时期的西北是封建统治者治理边疆的重点。明清时期为加强对河湟少数民族管理,封建中央政府在此安置一大批的故元后裔,并袭元制,设土官,辖一方。久而久之形成西北历史上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