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我国金融和资本市场体系发展不够完善,市场上有大量的散户投资者,形成的投资格局是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为辅,这种不健康的投资格局一度被认为是市场频繁出现异常现象的主要因素。为引导广大投资者进行理性投资从而维护我国金融和资本市场的稳定性,证监会于2000年底提出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策略,根本目的就是改变现状。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正确指引下,我国金融和资本市场体系发展逐渐完善。与此同时,我国金融和资本市场也逐步演变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连接体。市场中的参与者,不论是机构还是散户投资者,相互之间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共同存在于彼此关联的复杂网络中。基金市场作为金融和资本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基金市场上也有各种网络,典型的如基金资产网络。基金通过这些复杂关系网络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作为基金市场上最重要以及规模最大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由于其自身固有的一些特点,需要时刻面临投资者要求赎回的压力,特别是当市场行情被投资者整体看衰时,基金被要求赎回的压力会更大。基金管理公司为了提前筹集将来可能随时支付的现金,通常做法是优先出售那些重仓持有的并且流动性比较好的股票。但是,基金都是交叉持股,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不能忽视基金市场上的网络关系。对处于网络中的基金而言,其投资行为如何受到网络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又会造成什么样的经济后果都是本文研究的兴趣所在。从复杂网络的视角深入探讨基金资产网络是否对基金选股择时能力有影响及其影响机制,这对投资者基金投资和基金组合管理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选取的研究样本是基金市场上影响力最大且规模最大的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其中样本期间为2004年3季度到2017年4季度,所有的基金数据和股票数据都是来自于CSMAR数据库。为了探索基金资产网络对基金行为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本文采用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规范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本文从基金交叉持股的特点出发,以重仓股为链接点,构造了基金资产网络,运用描述统计、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等方法,从投资能力(择时、择股能力)的视角探究基金资产网络的内在作用机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在我国基金市场上,基于投资标的构建起来的基金资产网络整体呈现出右偏尖峰肥尾的特征。基金资产网络强度在研究期间内是一个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又可以细分为快速下降、缓慢下降以及保持平稳这3个不同的阶段。第二、我国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整体投资回报率还可以,投资者选择投资基金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回报,但是由于不同基金的投资业绩差异比较大,所以选择不同基金的回报是不同的。鉴于我国基金市场规模庞大,并且基金会交叉持股,所以我国基金市场存在各种各样的基金网络,大体上分为基于投资标的的基金资产网络,基于社会关系的社会属性网络以及基金持有人网络。实证研究表明处于资产网络关系中的基金,其业绩表现显著受到网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正向的溢出效应,这种影响在不同市场行情下依然成立。第三、处于基金资产网络中的基金,具有较好的择股能力,其择时能力也得到一定的体现,具体要分情况而定。第四、我国基金市场确实存在“赎回异象”,即投资者都会追逐那些业绩表现较差的基金,而放弃那些业绩表现较好的基金。这种异常现象印证了那句俗语:“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投资者普遍具有这种心理,即落袋为安。第五、基金的规模和基金的年龄(即基金知名度)对基金的投资业绩和投资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分不同情况会有所不同。一些规模比较大,年龄比较老(即知名度比较高)的基金,其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方式,往往会对网络中的中小投资者产生引导作用。同时本文还给出了如下建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从网络结构的视角能够为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基金规模对择股能力有影响)提供新的理解视角和实证支持。在此,依据本文研究结果可以提出以下建议:首先,监管者应当从网络这个视角去控制和监管机构投资者行为模仿而引发的金融风险。其次,监管者需要关注基金经理投资的焦点和资产配置方向的变化,严防内幕交易、超限度投资,严厉处罚涉嫌“共谋”或操纵股价的行为,从而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再次,投资者应当关注基金网络,从网络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获得超额收益。最后,投资者不要盲目追求“落袋为安”,对于业绩表现好的基金,可以适当加持或者维持原有份额,起到鼓励作用。对那些业绩表现较差的基金,应当及时抽出资金,更不能存有赌博心理,应当理性投资,为基金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小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