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增长、人口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资源约束矛盾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工业化过程中对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资源利用配置全球化形势明显,面对此种形势,资源型城市既要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正常资源供应,又要保证城市自身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为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新的出路。十二五规划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资源型城市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的共同参与。政府应完善循环经济政策,加强制度保障;企业应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居民应自觉约束自己,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实现城市的永续健康发展。义马市是一个处于成长期的小资源型城市,依靠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采掘业,使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然而长期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义马市在2004年成为河南省第一个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但是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型城市试点,义马市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处于企业层面的微观循环,未实现企业和城市之间的宏观循环,同时缺乏制度、政策、资金等方面的保障,限制了义马市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本文结合义马市当前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通过对义马市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寻找出符合义马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循环经济发展路径,并提出了相关的保障措施,有助于义马市未来更好的发展循环经济,同时对类似于义马市的小型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