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层生态复合墙混合结构计算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 : 21次 | 上传用户:Spring_88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与推进,社会城镇化进程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用地紧张、基础设施滞后、环境污染等城镇化问题集中涌现。为解决上述问题,城镇土地的利用必须朝着综合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这就对原有生态复合墙结构体系提出新的要求。基于上述研究现状及前期研究成果,将传统生态复合墙结构与混凝土竖向约束构件有机结合提出中高层生态复合墙混合结构体系。本文立足于课题组主攻研究方向—中高层生态复合墙混合结构体系,采取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对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抗震性能与理论分析、结构协同工作与构件配比优化、结构的简化计算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该混合结构抗震设计理论及构造措施,为中高层生态复合墙混合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奠定该结构的应用和发展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结合课题组前期3榀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的试验研究,对比不同类型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的承载力、滞回特性、延性、强度退化、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结果表明:肋梁、肋柱、竖向约束构件所形成的框格有效约束砌块受力及裂缝发展,按照―砌块—肋格—竖向约束构件‖模式各分灾元件依次发生破坏,形成多道抗震防线,充分利用不同构件的耗能能力;墙体从屈服到破坏,骨架曲线变化平缓,无突变现象,均未出现倒塌现象,抗倒塌能力较强。采用ABAQUS建立的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数值模型,并对其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在荷载-位移曲线、出铰机制等方面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开展关键参数变化的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数值扩展分析,获得竖向约束构件肢厚比、截面形式、配筋率、肋格形式、轴压比、高宽比等关键因素对墙体弹性刚度、承载力和位移延性的影响规律,为建立合理的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奠定基础。(2)基于数值及墙体试验研究成果,结合墙体独特构造和复合材料力学,建立适用于复合墙体的弹性阶段模型—双向纤维单层复合材料模型,推导出墙体弹性模量及剪切模量实用计算公式,并利用弹性力学对各向异性等效弹性板的抗侧刚度进行推导,同时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对正交各向异性等效弹性板的抗侧刚度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力学简化模型用于复合墙体抗侧刚度的计算,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能够满足实际工程计算需要;结合墙体受力特性及破坏过程,给出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极限状态时的抗剪抵抗机构,基于抗剪抵抗机构、力的平衡条件,推导出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的斜截面抗剪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该分析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的极限承载力特性,可应用于不同受力状态下复合墙体的极限承载力验算;基于平截面假定,推导出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的正截面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同时给出界限受压区高度,用于指导竖向约束构件的配筋。(3)结合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试验及数值模拟,根据其受力特性及构造特点,提出中高层生态复合墙混合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夹层复合结构力学模型,并根据变形协调原理,建立结构平衡微分方程,量化复合墙板和竖向约束构件承担荷载的比例关系,解析解与数值解对比表明:该模型为计算实际结构内力及位移提供了一种较为简化、实用的解析方法;基于中高层生态复合墙混合结构空间协同工作的原理,推导出满足层间侧移角限值的竖向约束构件的计算公式,量化不同控制因素作用下(抗震等级、场地类别、设计分组)纵向、横向竖向约束构件与复合墙板配比,指导中高层生态复合墙混合结构的结构方案设计。(4)针对生态复合墙板非均匀周期性分布特点,选取合适的单胞,建立单胞模型能量表达式,利用能量极值原理、周期性条件、均匀性条件及数学变换,得到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的力学表达式,并结合细观力学有限元模型,建立不同尺度的代表性体积单元、边界条件,模拟代表性体积单元在荷载工况下的强度试验,得出代表性体积单元的等效材料特性及本构关系,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其合理性,研究表明:匀质化数值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该方法确定的材料属性能够反映墙板的宏观性能;利用等效材料属性及本构关系,提出中高层生态复合墙混合结构的全过程简化数值模型—竖向约束构件-复合板弹塑性力学模型,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竖向约束构件-复合板弹塑性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中高层生态复合墙混合结构弹塑性阶段的真实破坏过程及动力特性,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可适用于该混合结构非线性动、静力计算分析。(5)根据前期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试验、数值模拟,并结合工程设计实例,重点对中高层生态复合墙混合结构房屋的平面布置、结构选型、抗震等级等概念设计原则、竖向约束构件设计与构造、生态复合墙板竖向连接进行研究与探讨,以期为中高层生态复合墙混合结构后续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开展关键参数变化的中高层生态复合墙抗震性能对比研究,探讨关键因素对墙体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结合3榀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的试验研究,对比不同类型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抗震性能;利用已验证数值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基于关键参数(竖向约束构件肢厚比、截面形式、配筋率、肋格形式、轴压比、高宽比)变化的数值扩展分析,探讨关键因素对墙体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为建立合理的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奠定基础。(2)推导出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的抗侧刚度与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完善和补充墙体的理论分析基于双向纤维单层复合材料模型,推导各向异性等效弹性板的抗侧刚度计算公式,该公式可用于复合墙体抗侧刚度的计算,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用价值;基于抗剪抵抗机构,推导出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的斜截面抗剪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可应用于不同受力状态下复合墙体的极限承载力验算;基于平截面假定,推导出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的正截面抗弯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用于指导竖向约束构件的配筋。(3)建立中高层生态复合墙混合结构协同工作模型,提出不同控制因素作用下竖向约束构件与复合墙板配比计算方法结合中高层生态复合墙体试验及数值模拟,提出中高层生态复合墙混合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夹层复合结构力学模型,量化复合墙板和竖向约束构件承担荷载的比例关系;基于协同工作原理,提出不同控制因素作用下竖向约束构件与复合墙板配比计算方法,用于指导中高层生态复合墙混合结构的结构方案设计。(4)建立基于代表性体积单元的中高层生态复合墙混合结构的全过程简化数值模型—竖向约束构件-复合板弹塑性力学模型运用周期介质均质化理论及细观有限元方法,建立不同尺度的代表性体积单元、边界条件,模拟代表性体积单元在荷载工况下的强度试验,得出代表性体积单元的等效材料特性及本构关系;利用等效材料属性及本构关系,建立中高层生态复合墙混合结构的全过程简化数值模型—竖向约束构件-复合板弹塑性力学模型,可用于该混合结构非线性动、静力全过程分析。
其他文献
对项目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客观的、定量的评价模型,一般称之谓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PMMM),它表达一个组织(或企业)具有按照预定的目标和条件成功地、可靠地实施项目的能
本文通过大量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不同外加剂影响轻质混凝土砌块力学性能的作用机理,以期对轻质混凝土砌块中高性能复合外加剂、聚合物改性胶凝材料的应用等提供必要的试验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南疆三地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已成为新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重大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历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城乡居民对生活热水的需求逐步形成了一个量大面广的热水消费市场,作为一种高效节能装置,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将在国内及国际市场
短程硝化是指将氨氧化控制在亚硝酸盐阶段,基于短程硝化的脱氮工艺(如短程硝化-反硝化,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具有缩短反应历程、节能高效等特点被称为短程生物脱氮工艺,在废水生物
当今社会在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人类所处的环境不断发出危机警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虐待,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1]。例如地球绿色环境的减少,水体质量的
亚洲人群的胆结石与西方国家有很大差别,亚洲人群的胆结石常为多发,体积较大,结构致密,常伴有胆总管扩张。即使到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代,许多患者需要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
目的:通过制作皮瓣直径为6cm、蒂宽2cm,通过延长蒂部长度改变蒂的长宽比的狭长窄蒂皮瓣动物模型,观察固定面积皮瓣成活的最大蒂部长宽比例、皮瓣愈合及成活过程中组织内CD105
项目群实施过程中,管理效率不仅取决于管理方法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对管理重点的判断和决策。项目群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就是项目群资源管理,而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是项目群瓶
目的:1.观察海水浸泡对切口牵拉痛(SMIR)大鼠疼痛行为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其疼痛性质,并探讨其内在机理与神经形态学改变的关系。2.探讨海水浸泡后SMIR模型大鼠疼痛行为改变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