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中明确指出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和资源环境的承受力相协调。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绿色发展理念也早已深入民心,因此我们需要加大对新型城镇化与资源环境两者间协调发展的关注力度。如何实现新型城镇化与资源环境两者间的协调发展,是目前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探讨黄土高原地区新型城镇化与资源环境两者间的协调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依据系统理论、协调发展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新型城镇化与资源环境两大系统的具体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耦合协调度的计量模型,对黄土高原地区2007-2016年新型城镇化与资源环境两大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得分以及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运用ArcGIS10.3软件揭示了两大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得分以及二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结合研究结果,为实现新型城镇化与资源环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本文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2007-2016年,黄土高原地区整体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较低,空间上地域发展不平衡。黄土高原地区整体资源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较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由原先的分散走向集中的发展趋势。(2)2007-2016年,黄土高原地区新型城镇化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度近10年间始终处于拮抗阶段,整体上新型城镇化与资源环境间的耦合度呈现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3)黄土高原地区新型城镇化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呈现稳定上升的发展态势。同时,协调发展水平由2007年的轻度失调阶段上升到2016年的濒临失调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