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陕南水源区资源承载力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发展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m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域镇化快速发展阶段。预计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长期以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以“资源换增长”的发展模式仍普遍存在,致使快速的城镇经济发展与人口集聚对区域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资源环境保障能力的建设与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愈演愈烈,使城镇化过程成为了一把“双刃剑”。随着社会对环境资源重视程度的增加,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指导,以保持自然生态良性持续发展为基础,使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成为了当今各地追求的域镇化建设主题。因此,在提高水源区城镇化明量的发展导向下, 了解水源区目前的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否满足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巨大压力,以及如何解决城镇化快速发展面临的资源瓶颈制约问题,并根据陕南水源区当地区域的资源优势,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结合起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城镇化模式,真正做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所选取的陕南水源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该地区又具备丰富的水能、金属矿产资源等特点,在以往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城镇化速率提升,资篇耗竭快、城镇化质量低以及资源承载力弱等问题。而关于水源区的资源承载力与域镇化质量协调发展问题, 当前鲜有研究。因此,如何统筹兼顾水源区资和承载力与城镇化质量协调发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目前关于资源承载力与城镇化质量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关注二者影响关系的定性描述层面,如何从定量层面分析其内部动态影响过程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问题。本文应用了系统动力学仿真工具,结合系统管理决策理论、协调发展理论等,选取陕南水源区作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资源承载力与城镇化质量影响关系与协调发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水源区资源构成的分类及其构成要素的分析。其次,结合水源区域镇化质量驱动因素的分析,建立了陕南水源区资源承载力与城镇化质量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再次,结合协调发展理论与系统管理决策理论,设置了不同发展情景假设,井对其分别进行仿真分析,为陕南水源区资源承载力与城镇化质量的协调发展研究提供发展方案依据,然后,通过对陕南水源区实例验证研究,在实例应用研究中,根据仿真结果应用协调发展度模型进行测算与结果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陕南水源区的资源与城镇化质量实现协调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建议。本文研究意义在于,一方面将仿真决策方法应用于水源区资源承载力与城镇化质量中,拓展了系统动力学仿真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也能够对陕南水源区在推进城镇化质量方面提供理论决策依据。
其他文献
此文简单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发展情况与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原则,详细分析了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方法,并研究了绿色理念的建筑规划节能设计的实际应用,希望能够给未
在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下,企业面临着如何以个性化的定制产品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问题,因此企业必须具备敏捷的产品开发设计能力以及快速的客户需求响应能力。所以如何高效便捷的配置出符合客户多样化需求的产品成为企业抓住市场机遇的关键。为了全面提高企业敏捷的设计能力以及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配置能力,本文将产品族的配置管理过程细分为了三个阶段:产品族主结构设计阶段、产品族配置优化阶段和产品配置方案评价阶段,并对三
由于市场上产品日益复杂化、多样化,制造企业开始把精力集中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将大量非核心业务实施外包,越来越多的公司依赖外部的技术资源去推动新产品创新,利用供应商的资源解决产品和技术难题,从而满足获取竞争优势的需求。一些供应企业经历合并和收购,供应商数量变得更少、规模更大,这就使制造企业争取目标供应商的优先客户变得更加关键。买方企业获取供应商的优势资源能够填补其产品技术空缺,提高产品质量,缩短
网络时代发展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深化迎来了新的机遇,也给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学生管理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
随着新医改政策的实施,我国医药市场的流通方式、营销模式等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对制药企业、医药流通企业的营销实践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医药市场的形态也随之发生了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