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官能团化反应构筑C-C/C-N键及其在合成芳香杂环中的应用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xyvpf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C和C-N键的构建是获得具有潜在药理活性杂环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C-H键官能团化构建新的C-C和C-N键一直是药物化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虽然金属催化的C-H键活化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但存在诸如价格昂贵,毒性较大,后处理麻烦等缺点。随着环保要求的增加,非金属催化的高效C-H键官能团化反应研究意义显著。近十年来得到快速发展的可见光催化,由于使用清洁环保的LED灯作为光源、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因此具有很高的理论研究意义和潜在的应用前景。芳香杂环结构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具有非常广泛的生物特性和药理活性,如抗菌、抗肿瘤等。因此,研究绿色、高效、经济、环保的芳香杂环的构建方法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论文研究了非金属或可见光催化的C-H键官能团化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喹喔啉-2(1H)-酮3位C-H键氰基化反应
  论文使用廉价易得的硫氰酸铵作为氰基源,叔丁基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在温和的条件下首次实现喹喔啉-2(1H)-酮3位上C-H键氰基化反应。该反应避免了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具有较高的区域选择性和官能团兼容性。体系在室温下进行,能够以较好的收率得到目标产物。机理研究表明,硫氰酸盐与过氧化物生成的氰基负离子进攻喹喔啉-2(1H)-酮自由基正离子,并最终得到氰基化产物。
  2、喹喔啉-2(1H)-酮3位C-H键三氟甲基化反应
  论文首次使用可见光作为能量源,三氟亚磺酸钠作为三氟甲基源,在蓝光的照射下成功实现喹喔啉-2(1H)-酮3位上C-H键三氟甲基化反应。此外,研究发现,喹喔啉酮底物及三氟甲基化后的目标产物具有吸收蓝光(≥400nm)并充当光催化剂的能力,实现了反应的自循环,避免了额外的光催化剂的加入。与文献报道的已有喹喔啉-2(1H)-酮3位C-H键三氟甲基化反应相比,该方法仅使用空气中的氧气作为氧化剂,反应条件简单高效温和。
  3、唑类杂环的C-N偶联反应
  论文以Ru(bpy)3Cl2?6H2O为光敏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实现了唑类化合物与芳香烯烃的C-N偶联反应。反应以氧气作为氧化剂,研究发现苯并咪唑、四氮唑、三氮唑、吡唑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在该条件下均能与烯烃顺利进行反应,缺电子及富电子取代基的芳香烯烃均适用于该偶联反应。该方法提供了一种简便、高效、原子经济性高的合成N-烷基唑类衍生物的新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锰(Mn)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参与身体各种重要的生理过程。但长期过量锰暴露会引起锰中毒,损害椎体外系和学习记忆力。海马是主导学习记忆的主要脑区,也是锰中毒累及的主要脑区之一。据研究,锰暴露激活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体表达增高,炎症反应增强。细胞内质网应激(ERS)可促进细胞氧化应激,进而诱导硫氧还蛋白互作蛋白(Txnip)高表达,并激活Nlrp3炎症小体。对
学位
由于不同病因导致的心肌损伤,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可能出现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诱发心力衰竭,导致死亡率的增加。因此,寻找对心肌损伤有治疗作用的新型药物是降低死亡率的良好策略。金合欢素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植物色素中的天然黄酮,最近研究发现金合欢素可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但确切分子机制不详。本博士课题应用多种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研究金合欢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学位
目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常见病,严重威胁居民的生命和健康。遗憾的是,目前对乙肝的治疗依然缺乏非常有效的药物。海洋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在海洋的生物可能具有多种抗病功效,本研究尝试对从海洋生物提取的20种天然小分子物质进行体外抗乙肝病毒效果评价,希望能筛选到一些可能具有抗乙肝病毒作用的物质。方法:1、本研究拟评价的20种海洋小分子物质来由广西北部湾海洋研究所提供,这20种化合物分别是:8-甲
学位
砷元素是地壳中的常见化学元素之一,对人类的健康具有一定程度的危害。砷元素的无机形态,尤其是三价氧化态的亚砷酸钠(NaAsO_2)和三氧化二砷(As2O3)等的毒性很强。以往的研究表明,长期摄入砷元素含量超标的饮用水会增加罹患皮肤癌、肺癌、肝癌、肾癌在内的多种类型癌症的发病风险。此外,人体接触砷元素还会引发如Bowen’s病、色素沉着异常等在内的多种皮肤损伤。值得注意的是,砷暴露引发的皮肤损伤具有5
学位
背景:黑素瘤是最具侵袭性、最致命的皮肤癌,转移性黑素瘤患者的预后非常差,通常只有14%的患者生存期超过5年。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光动力治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然而,由于多种耐药机制的快速生成,上述方法的临床效果普遍不理想,需要继续寻找新的、更高效的治疗策略。近年来,纳米技术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多种具有独特光学性能的多功能纳米材料相继问世,能够进行成像指导下的光热治疗(PT
学位
目的:  1.筛选能够抑制Th17细胞分化的小分子化合物;  2.探讨SZB120抑制Th17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  3.寻找SZB120的直接作用靶点,并验证其在Th17细胞分化当中的功能;  4.探讨SZB120对IMQ诱导的小鼠类银屑病模型的治疗作用。  方法:  采用IL-17A-GFP小鼠体外提取na(i)ve CD4+细胞进行体外诱导分化,比较AKBA(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与S
学位
孤儿受体Nur77与恶性肿瘤的生长、增殖、分化、凋亡息息相关,是一个潜在的抗癌靶点。许多小分子调控子己被证明能够通过调控Nur77发挥其抗肿瘤的功效。本论文旨在发现靶向孤儿受体Nur77的新型喹啉衍生物。本论文首先以Nur77为靶点,设计并合成了 7类共172个喹啉类小分子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经SciFinder数据库检索,所合成化合物均为未经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同时完成了所合成化合物的相
学位
孤儿核受体Nur77是核受体超家族中很重要的一员。它作为立早基因,能够响应细胞内外的各种因子如血清和生长因子的刺激。它广泛参与到机体的生理以及病理学过程中,如细胞增殖,细胞凋亡。我们实验室连续在Science等杂志发表一系列文章,系统地阐述了细胞凋亡功能中Nur77定位到线粒体上的不依赖于基因转录调控的重要作用机制。而对于Nur77的促细胞增殖效应,经典的转录调控机制可能不足以解释,那么是否存在N
学位
天然产物一直在人类健康和新药研发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天然产物来源的药物研发不可避免的进入了低谷。其中重复分离,产物微量以及微量产物重现性差极大的阻碍了天然产物在高通量筛选中的应用以及动物实验体内药效的评价。另外天然产物因为结构复杂,手性中心多,难以用探针标记等特点使得天然产物靶点鉴定及其困难,致使很多活性天然产物的作用机理依然不清楚。天然产物需要新的研究策略来走出困境
学位
阿霉素常作为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使用。然而,由于阿霉素对卵巢具有不可逆转的毒副作用,常常导致严重的妇科并发症,因此在临床应用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卵泡作为卵巢的功能单位,一旦受损则无法再生。前人尝试了多种技术来研究阿霉素对卵泡的毒性作用,但分子层面的毒性机制尚不清楚。卵泡的细胞功能主要依赖于某些重要的信号蛋白,在其不同生长阶段,这些信号蛋白的活性处于动态变化中。在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干扰下,在体内监控其变化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