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及降主动脉的急性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的临床分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q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intramural hematoma,IMH)的最佳治疗方法仍有争议。本研究旨在分析累及降主动脉的急性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病人的处理结果,比较胸降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与药物治疗(medical therapy,MT)的临床结果,并评估与主动脉不良事件相关的危险因素。研究方法: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有被诊断为累及降主动脉的急性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的患者。随访期间的主要终点是主动脉疾病相关的死亡和需要手术或腔内治疗的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如主动脉破裂、主动脉疾病进展或内漏。结果:我们发现共有135名累及降主动脉的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其中104人接受了胸降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组别1),31人接受了药物治疗(组别2)。与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接受胸降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患者在1年、3年和5年内无不良主动脉相关事件的发生率明显更高(分别为89.2%、88.2%和84.0%vs 74.2%、74.2%和74.2%[P=0.026])。胸降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组患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100%,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的生存率,其分别为93.5%、93.5%、81.9%(P=0.002)。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中进行单变量分析,发生主动脉相关不良事件的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更高(55.6%vs9.1%;P=0.003)。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多变量分析显示,肾功能不全是与主动脉不良相关事件相关的唯一独立风险因素(危险系数[hazard factors,HR]=8.691;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056-36.737;P=0.003)。结论:基于我们的研究,与药物治疗相比,胸降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可能是对累及降主动脉的A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更为有利的治疗方法。在药物治疗组中,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容易发生与主动脉相关的不良事件,这意味着这些患者需要后续干预或其死亡风险会增加。该危险因素将有助于进行临床决策。
其他文献
超滤膜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物理分离技术,在饮用水深度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膜污染问题严重制约超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次氯酸钠(NaClO)作为一种廉价氧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化学清洗膜污染中,而目前常见的膜污染物质也是氯消毒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的重要前体物,因此在NaClO化学清洗过程中也会导致卤代毒性副产物产生,造成二次污染。论文系统研究了NaClO清洗典型膜污染过程中卤代毒性副产物生成规律,并
大尺度无人水下航行器(LSUUV)是一种搭载多种传感器和任务执行模块的新型水下自主航行设备,是一种测试水下潜器的控制性能以及潜器内部设备的新型试验平台。本文研究的目标是研制一套大尺度无人水下航行器的路径规划及监控系统,使得航行器具备自主和遥控航行试验的能力。为了满足航行器的自主试验需求,航行器需要在实际试验场地完成遥控航行、路径规划、任务下载和自主航行等多个航行试验流程。要求航行器的控制系统能够在
近年来,全球气候系统变暖使得气候风险明显增加,由此又引发农业等敏感区的异常响应。由于农业气候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大范围内水资源与热力资源等存着在不同程度的区域差异性。因此,非常有必要从水资源及农业用水角度出发,针对全国区域以及不同气候区分析评价农业气候资源的动态变化及空间特征,对其区域差异性进行探讨,并对各区域实际蒸散发与水分利用效率的驱动因素与响应机制进行评估,从而为区域内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农
随着水下声呐技术的提高,水下航行器的隐身性能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潜艇作为水下作战的重要军事武器,隐身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其生存能力和作战能力。围壳作为潜艇艇体上最大的附体结构,其振动声辐射和声散射特性对潜艇的隐身性能有着重要影响,而复合材料因其质量轻、强度高、可设计性强和耐腐蚀等优点,逐渐被运用到围壳结构上来。因此,研究复合材料围壳结构的振动声辐射和声散射特性,具有较大的学术意义且能为工程实
大脑中存在着大量神经元,其种类丰富、形态复杂。神经元是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元,认识神经元结构、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有助于脑功能和脑疾病的深入研究。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发展,为获取神经元三维空间形态数据提供了可能;进一步,研究者可以通过追踪和重建量化神经元形态以及连接。通常,神经元三维光学图像存在信号弱、噪声强以及信号分布不均匀等严重制约追踪和重建的问题。因此,神经元三维图像增强是神经科学研究中的热点工作
利用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碳纤维布氯化钙复合吸附剂,并利用ASAP2020M装置测试了复合吸附剂和活性碳纤维布孔隙分布特征。通过对比不同氯化钙含量的复合吸附剂孔隙分布规律,得出了氯化钙在活性碳纤维布孔道中的填充规律。结果表明,氯化钙以逐层覆盖的方式填充入活性碳纤维布孔道中。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逐步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自动泊车、无人驾驶等技术的发展对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电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永磁同步电机凭借其不存在换相转矩脉动、定位精度更高等优点逐步成为EPS电机的重要发展趋势。相比于表贴式永磁电机,内置式永磁电机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可靠性和更低的制造成本,但齿槽转矩和负载转矩脉动较大等问题限制了其在EPS中的应用。因此
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一些领域产生了对微纳机器人、超材料等超精细真三维结构的需求。但是传统减材制造技术难以应对此类结构的制造。增材制造技术,如飞秒激光双光子聚合3D(Three-dimensional,3D)打印技术,凭借其高精度、无需掩模的工作特性,实现了真三维任意结构的制造,并成功应用在了微机械系统、微纳光学系统、生物医学等领域。从2008年开始,针对可变形结构体的研究让双光子聚合3D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枯竭与环境污染愈演愈烈,大规模开发清洁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风电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储量丰富、建设周期短、经济及环境效益良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风电能源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其出力明显的间歇性,若将其直接接入电网,必然会影响电力系统电力供需平衡,降低供电质量。抽水蓄能机组凭借其快速启停和工况转换灵活的优势,能够较好地跟踪和响应风电机组出力
高分辨率的记录活细胞中细胞器的动态生物过程对于理解生命至关重要。如何以非侵入方式,对活细胞进行实时高时空分辨率的成像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点。相比于传统的宽场和共聚焦成像技术,光片荧光显微镜以其高时空分辨率、低损伤和可长时间成像的综合能力,成为实现该目标的首选技术。但受限于普通高斯光片分辨率和视场的制约,如何在不损失轴向分辨率的前提下在光传播的方向上实现更大的视野是光片荧光显微技术中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