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蛋源溶菌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体外抑菌试验研究溶菌酶对大肠杆菌、产气荚膜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抑制作用,旨在为其在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一)蛋源溶菌酶对常见肠道细菌的抑制作用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1.25mg/ml~10mg/ml溶菌酶均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产生抑制作用,对乳酸菌无抑制作用,5mg/ml和10mg/ml溶菌酶对双歧杆菌产生较弱的抑制作用。 (二)蛋源溶菌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将1050羽1日龄健康岭南黄肉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含3重复,每重复7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mg/kg那西肽,溶菌酶试验的3个处理组分别添加7mg/kg、10mg/kg、13mg/kg蛋源溶菌酶。试验为期50d,分为前期(1-21d)和后期(22-50d)两个阶段。试验结果如下: (1)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添加13mg/kg溶菌酶提高了肉鸡生长全期采食量、后期和全期日增重(P<0.05)。与抗生素组比,10mg/kg和13mg/kg溶菌酶组增重和饲料利用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7mg/kg溶菌酶组却降低了生长后期和全期日增重(P<0.05)。 (2)免疫器官指数分析结果显示:同比对照组,添加10mg/kg和13mg/kg溶菌酶均提高了50d肉鸡法氏囊指数(P<0.05),10mg/kg溶菌酶还提高了50d脾脏指数(P<0.05),而溶菌酶组与抗生素组间免疫器官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 (3)血清免疫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同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13mg/kg溶菌酶组提高了21d和50d血清溶菌酶含量(P<0.05);10mg/kg溶菌酶组同比抗生素组显著提高了21d血清溶菌酶含量(P<0.05)。血清补体3和补体4含量,各处理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4)促炎因子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添加10mg/kg溶菌酶降低了21d血清IL-6和IFN-γ浓度(P<0.05),添加13mg/kg溶菌酶降低了21d血清、脾脏和回肠IFN-γ含量(P<0.05)。与抗生素组比,各溶菌酶组均降低了21d血清IFN-γ浓度(P<0.05)。 (5)抗炎因子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同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溶菌酶组对血清、脾脏和回肠IL-10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 (6)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10mg/kg和13mg/kg溶菌酶组分别提高了21d、50d血清和空肠sIgA含量(P<0.05)。与抗生素组比,10mg/kg溶菌酶提高了21d、50d血清sIgA含量(P<0.05),溶菌酶组对肝脏和空肠sIgA含量则无显著影响(P>0.05)。 (7)β-防御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同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13mg/kg溶菌酶组提高了50d血清β-防御素浓度(P<0.05)。 (8)肠道黏膜浆细胞数量测定结果显示:同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13mg/kg溶菌酶组提高了50d十二指肠黏膜IgA+浆细胞光密度值(P<0.01)。 (9)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同比对照组和抗生素组,添加溶菌酶对禽流感抗体效价无显著影响(P>0.05)。 由上述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蛋源溶菌酶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等有害菌繁殖,而对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则无明显抑制作用;饲用蛋源溶菌酶能促进肉鸡免疫器官发育,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促进生长;添加13mg/kg溶菌酶总体效果优于那西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