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症与肥胖相关性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st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比较性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与肥胖的相关性。  方法:通过对临床800例下腰痛患者记录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按体重情况分为三组,即体重正常组 BMI<24(A)、超重组BMI为24~28(B)、肥胖组BMI>28(C)。以CT对腰椎管横截面积扫描,通过计算机图像测算技术,测量L3~L4、L4~L5、L5~S1硬膜囊横截面积(CSADS)和侧隐窝前后径,并以硬膜囊横截面积(CSADS)≤100mm2或侧隐窝前后径(骨性标志)<3mm为标准,诊断腰椎管狭窄症78例。通过观察三组腰椎管狭窄症发生率与肥胖的相关性进行探讨。  结果:通过硬膜囊横截面积比较,A组与B组比较P=0.002;A组与C组比较P=5.02E-05;A组与B+C组比较P=0.0003;三组腰椎管狭窄症患病率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BMI正常组腰椎管狭窄症发生率为4.35%;超重组腰椎管狭窄症发生率为10.66%;肥胖组腰椎管狭窄症发生率为15.87%。超重组、肥胖组腰椎管狭窄症的患病率高于BMI正常组。  通过侧隐窝前后径比较,A组与B组比较P=0.038;A组与C组比较P=0.008;A组与B+C组比较P=0.012;三组腰椎管狭窄症患病率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BMI正常组腰椎管狭窄症发生率为6.36%;超重组腰椎管狭窄症发生率为10.93%;肥胖组腰椎管狭窄症发生率为14.29%。超重组、肥胖组腰椎管狭窄症的患病率高于BMI正常组。  结论:腰椎管狭窄症与肥胖有密切的相关性,即体重超重、肥胖是腰椎管狭窄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由此推论,肥胖程度越大年龄越大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生率就越高。
其他文献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半年以上的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儿童,是我国在新时期出现的特殊儿童群体。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