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半年以上的十八岁以下的未成年儿童,是我国在新时期出现的特殊儿童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如何?他们是不是问题儿童?这是家长和社会所关心的话题。而主观幸福感是反映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心理指标。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出发,一方面初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另一方面为提高其主观幸福感水平,更好的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并提出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本研究采用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家庭环境量表,分析结果表明:
1、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积极情感略高于消极情感。
2、在生活满意度和学校满意度上农村留守儿童都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消极情感留守组高于非留守组;农村留守儿童与曾留守儿童在环境满意度和消极情感上存在显著差异。三组被试在家庭环境和人格特征上存在显著差异。
3、农村留守儿童中,初中组的主观幸福感大于高中组,男女生之间不存在差异;学习成绩影响学业满意度;与父母联系频率和父母打工时间对主观幸福感有一定影响。
4、家庭环境的诸多因子与主观幸福感水平相关显著。其中亲密度、成功性、知识性、组织性、道德宗教观和娱乐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矛盾性与生活满意度呈负相关;家庭的亲密度和矛盾性也同样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5、外倾性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具有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具有显著负相关,对SWB具有增值作用;神经质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可降低SWB。
6、对农村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为:亲密度、神经质、内外向和矛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