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训练状态是运动员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以及在比赛中创造出优异成绩的基础。竞技体育的高竞争、高应激和高成就等特点,会使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出现负荷过大的现象,导致运动员出现过度训练。过度训练不仅影响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还会降低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和比赛的情绪与动机,严重的还会导致运动员退出所从事的运动项目。在训练或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总是会遇到来自自身内部和外界环境的应激,即运动员总是处于应激环境之中,运动员对应激事件采用何种应对策略,不仅关系到运动员心理水平的提高,而且影响到训练的效果,以及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的发挥。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测量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辽宁省队排球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及应对策略进行问卷测量,调查和分析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水平及运用应对策略的情况,研究辽宁省队排球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应对策略及其相互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在训练状态水平上,辽宁男队的训练状态水平高于河南队,较上海队差,辽宁女队的训练状态水平较天津队和江苏队差;在应对策略水平上,辽宁男队的应对策略水平高于上海队和河南队;辽宁女队的应对策略水平低于天津队,高于江苏队。(2)辽宁省队运动员训练状态的应激与恢复处于较平衡状态。分类研究发现,运动员在性别、年龄、运动等级、训练年限、主力与替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辽宁省队运动员较多的选择运用集中处理情绪和集中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分类研究发现,运动员在性别、年龄、训练年限、主力与替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运动等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4)运动员训练状态与应对策略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感觉良好、自我效能、自我调节与集中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呈现非常显著性正相关,体能恢复与集中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呈现显著性正相关,而情绪应激和心理疲劳与集中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呈显著性负相关,自我效能与集中处理情绪的应对策略呈显著性正相关,心理耗竭与回避应对策略呈显著性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