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的国性复归探索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14073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中国的近现代史的特殊发展历程,人们通常对传统文化存在的误解。本文首先从这方面入手做一些辩护工作,进一步在实践层面探讨公民教育中引入国性的必要性。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公民教育在国性方面可以供讨论的基本范畴,最后就这样一种公民教育的建设问题,从社会和个人的角度提出几点意见。人们对传统的误解主要在于中国中古社会的社会性质方面认定其为封建社会,为它冠上专制统治等对封建社会来说通常会有的称谓。笔者把与封建社会相关的史学研究和中国传统社会的相关描述结合,得出人们误解中的内在冲突,为传统社会正名。继此,进一步分析中国中古社会的治国思想和民众日常生活,挖掘传统社会中存在的民主与自由诸现代价值意味。在以上辩护过后,笔者道出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部分问题,找到公民教育-国性发扬-社会发展的关联方式,并批驳了一些反对者的持论。最后,在整理中国中古时代国家组织方面的特色的基础上,提出正名、天道、孝道、义务几大范畴作为公民教育的参考。关于具有国性意义的公民教育如何开展问题,笔者从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社会层面从中国中古时期社会伦理本位的价值取向方面做中西比较,分析其优越性所在,紧接着从价值学习和伦理实践方面讨论公民教育涉及的工作。个人层面主要就心理观察、读书、知行合一几个方面分论,结合自身的学习感受提出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