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公园是城市绿色的基础,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参观、娱乐和教育的场所,在塑造城市景观,维护生态环境和社会互动方面发挥作用。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生产力,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公园的建设也越来越被关注。深圳公园系统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城市公园的布局也日趋完善。同时,在深圳快节奏的生活下,市民对良好的公园空间需求也逐渐增多。作为后海地区最大的核心绿地,深圳人才园是一个以服务为支撑,多功能为主导的人文生态系统,它创造了丰富的城市公共空间体验,承载了场地的特质,并实现了主题和城市居民生活的平衡。但在日常观察中,笔者发现人才公园中的动、静态活动存在冲突,遂以此为线索,根据大众行为心理,以及公园设计原则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对人才公园中的使用活动展开调查研究。本文以深圳市人才公园研究对象,借鉴扬·盖尔的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法,通过对国内外PSPL调查法相关文献以及案例的研究,归纳出该调查法的适用对象、调查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GIS技术归纳出适用于深圳市人才公园的调查研究体系;运用该调研体系对人才公园核心区域的5个功能区展开调研,分析出人才公园中空间构成要素、时间等因素与动、静态活动特征的关系,归纳出公园中使用者日常活动模式;对与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造策略,以期对其他城市综合性公园的建设起到借鉴作用。本文按照“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调研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建立研究框架,并从交往与空间理论、场所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唤醒理论中寻找能运用到研究中的角度,探究使用活动与空间环境现象到本质中的关联。通过对国内外PSPL调研法相关文献以及案例的研究,归纳出该调查法的适用对象、调查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GIS技术归纳出适用于深圳市人才公园的调查分析方式,对人才公园内使用活动概念界定并划分类型,通过对各类使用活动的研究,发现使用活动与物质空间环境的关系,发现人才公园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的节点和区域提出局部改造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