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块理论在ESP词汇习得中的应用研究——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汇贯穿语言学习的始终,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语块,作为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二语词汇习得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近年来,语块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备受关注。随着专门用途英语(ESP)的兴起,专门用途英语词汇的学习成为一大热潮,ESP词汇在 ESP领域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视的。长期以来,ESP词汇的教学发展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ESP词汇的学习被认为是从通用英语学习过渡到专业英语学习的拦路虎,严重阻碍了二语学习者 ESP词汇习得的发展。因此,把语块理论引入 ESP词汇的教学则是一个新的大胆的尝试。语块的学习可以加快语言处理和产出的速度,对促进语言的习得进程和语言输出的熟练性、流利性、地道性和准确性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借助语块理论的研究,探讨了语块理论在 ESP词汇习得中的应用,试图解决 ESP学习者在学习 ESP词汇中遇到的难题,帮助提升学习者的ESP词汇习得。  基于对语块理论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  (1)ESP词汇习得中的语块教学是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词汇熟练度?  (2)ESP词汇习得中的语块教学是否可以帮助扩大学习者的英语词汇量?  (3)ESP词汇习得中的语块教学是否可以增强学习者的语块意识并促进习得进程?本文试图通过开展一项实证研究来验证研究假设。文章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个案研  究和文献研究方法,在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国际贸易专业2个二年级自然班中进行了为期18周,周学时4节课的教学实验。实验教学过程中,两个自然班随机分为控制班和实验班,每班30名学生,在同一教师的指导下,实验班接受语块教学,控制班接受传统语法教学。实验前进行了词汇测试以检测实验的可行性,实验中进行了4次词汇单元测试以测试学习者词汇能力的变化,实验后进行了一次词汇综合测试以检验实验的总体效果。同时,实验前和实验后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比试验前后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借助社科统计软件 SPSS13.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实验发现,ESP词汇习得中的语块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词汇熟练度,可以帮助扩大学习者的英语词汇量,可以增强学习者的语块意识并促进词汇习得进程,实验研究假设成立。  文章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和全文结构。第二章是研究的理论基础。作者综述了语块的定义、特征、分类,ESP的定义及 ESP词汇的角色和功能,分析了语块与 ESP词汇习得的关系,以及国内外目前对于语块理论和ESP词汇习得的研究现状。第三章实验部分介绍了实验假设、实验对象、实验工具和实验过程。第四章是对实验前后的调查问卷、访谈及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第五章是实验结论以及对实验的反思。
其他文献
幽默作为一种普遍的、积极的人为现象,在修辞、美学、语言学等领域广泛被研究过。言语幽默在情景喜剧中广泛应用。对中国人来说,英语是门外语,在文化、社会、语言本身特点和其他
和服是日本民族的传统服装。在它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它的起源时期,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中国服饰文化的影响。也就是说,直到今天依旧能从日本的和服中看到某些中国元素和中
语言传达言说者的态度和立场,而态度和立场的话语表征方式又影响话语参与者间的人际关系,这一论断已成学界广泛共识。翻译作为跨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必然涉及话语使用,其话语表征方
日本的教育和中国一样,都是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义务教育。这九年时间对于孩子们来说,是身心都在成长的重要阶段。日本的学校有一门教育课程叫“特别活动”,笔者研究了关于孩
误读分析重点研究诵读行为,打开了一个透视阅读过程的窗口。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误读分析已被广泛用于阅读过程研究的诸多方面。然而,国内的误读分析研究尚不多见,尤其缺乏针对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黑人女作家,她在《黑暗中的游戏》中指出,黑人及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慈悲》是其2008年发表的作品,小说
BLAS库分为两类函数运算:复数函数与实数函数。矩阵乘法函数是BLAS库的核心函数,BLAS库中的许多函数在实现时都调用了矩阵乘法函数。文章结合龙芯3A体系结构的特点,通过对矩
“空白”是体现艺术美的一种重要方式,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西方文论和中国古典美学对其都有所探究。前者中的“空白”主要适用于小说,重在具体的、有限的“召唤结构”;而后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