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人类感染弓形虫可以通过经口感染或者经胎盘垂直传播感染。在宿主免疫机能正常情况下,感染的弓形虫在机体内多形成休眠状态的组织包囊,呈隐性感染状态,同时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但在宿主免疫损伤或防御机能下降时,弓形虫可突破包囊形成急性感染,导致宿主发病和死亡,如HIV/AIDS患者可继发弓形虫性脑炎,甚至致死;恶性肿瘤放化疗、器官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时,都可使隐性感染转为急性或亚急性,出现严重的全身性弓形虫病。现已证明,弓形虫感染后机体的免疫是以细胞介导为主的细胞免疫,参与机体免疫反应的主要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T细胞及其多种细胞因子。本研究试图通过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m)建立隐性弓形虫感染活化的模型;利用匹多莫德(Pidotimod,PT)恢复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观察不同处理组宿主虫血症以及存活时间的变化,检测匹多莫德对小鼠CD4+T细胞亚群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的网络调节,观察小鼠脾脏T细胞亚群在匹多莫德降低小鼠经Dem诱导弓形虫隐性感染活化中的作用。方法120只BALB/c小鼠每鼠经口灌胃给予30个TgCtwh6株(基因型China1)弓形虫包囊,4W后形成稳定的弓形虫隐性感染。小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腹腔注射免疫抑制剂Dem诱导免疫抑制动物模型,每鼠按6mg kg-1d剂量腹腔注射Dem。实验组又分为PT处理组和非PT处理组,在给予Dem同时每鼠100mg kg-1d剂量灌胃给予PT,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每组随机抽取10只小鼠用于监测生存指数。所有小鼠SPF级环境饲养,在所有小鼠饮水中加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浓度为1.0g/L预防细菌感染。观察不同处理组小鼠的存活时间。分别在感染后0w,1w,2w,3w,4w,5w,6w,7w,8w和9w每组各麻醉处死3只小鼠。取外周血提取全血DNA,荧光定量PCR检测弓形虫DNA,监测虫血症;比较PT对隐性感染活化时的虫血症变化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不同处理组小鼠脾淋巴细胞CD4+T细胞亚群,分析PT对免疫抑制状态下T细胞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流式微球阵列技术(CBA)检测血清Th1、Th2以及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比较PT对免疫抑制状态下细胞因子表达谱的影响;取不同处理组小鼠脑组织,观察PT对免疫抑制状态下脑组织病理变化以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弓形虫核酸比较不同处理组小鼠脑组织虫荷的差异。结果与Dem+NS组存活率45%相比,PT干预的Dem+PT组小鼠存活率80%,明显高于Dem+NS组(n=3,:p<0.05);Dem+PT组虫血症出现在给Dem后第3周,比Dem+NS组虫血症出现在给药后2周时间明显延迟(n=3,**:p<0.05),Dem+PT组脑组织虫荷明显降低,仅为Dem+NS组的1%(n=3,**:p<0.01);FCM与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Th1和Treg细胞比例得到恢复(n=3,**: P<0.01;***:P<0.001),而Th2细胞未见变化。结论匹多莫德能够显著上调地塞米松诱导的免疫抑制,显著减轻虫荷,延长病鼠生存时间;明显改善因隐性感染活化引起的脑组织病理损害。Th1和Treg细胞可能同时参与了匹多莫德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小鼠弓形虫隐性感染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