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炔)材料电荷输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_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器件小型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硅基材料集成电路的尺寸在不断地缩小,根据著名的摩尔定律的预测,硅基器件的尺寸将进一步的缩小到1~2nm左右,这个尺寸的大小已经进入到分子和原子领域,因此能否利用单个分子来形成纳米回路中元器件的这个想法很自然的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令人们感到高兴的事,单个分子确实可以小型化传统的硅基微电子器件,并且还可以表现出传统硅基器件所具有的功能。因此,我们把研究利用单个原子或者利用单个分子来构建电子回路中的功能性元件的方法叫做分子电子学。一直以来,人们都在设计寻找并且制备分子尺寸的电子器件。1959年,美国的物理学家费曼在物理学会年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讲"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 ",提出了在分子和原子的尺寸上建立电子器件然后构成集成电路的想法,这个想法在当时引起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的想法是建立好宏观系统和元件,然后将他们的尺寸缩小,而费曼的想法是直接从原子尺度上来建立电子器件,最后利用这个电子器件组合成电路。相比于传统的硅基半导体材料来说,应用分子作为电子器件的元件具有许多巨大的优势,例如:①大小尺寸方面:分子的体积小(1-10nm)并且具有非常高的集成密度,在能源消耗及利用效率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②运算速度方面:电子输运性质较好的分子线可以减小晶体管的渡越时间,减少运算时间;③组装和识别方面:可以利用特殊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纳米尺度自组装结构。分子识别可以用来调节电子行为,提供单分子尺度上的开关和感知功能;④合成可修正性:选择不同的组合和结构就能改变分子电子输运性质;⑤具有新的功能:某些特殊种类的分子,存在不同的稳定结构或者同分异构体,这在传统固态材料中是不可能实现的。随着实验技术手段的发展,多种分子电子器件都可以制备出来,这都要归功于这些先进的设备仪器,这里我们简单的介绍几种。①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STM),是目前最通用的制备原子尺度接触的方法之一。实验方法是将含有目标分子的溶液放在金属的衬底上,利用STM探头在金属衬底表面做伸缩运动,从而形成了探头、目标分子和金属衬底的三明治电极结构,从而测得电导数值。此外还有②原子力显微镜技术,③透射电镜技术(TEM)④力学可控破缺结等等。随着实验手段的发展,理论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用来更精确的表述分子电子器件中的电荷或自旋输运问题。就目前来说,结合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是处理分子电子输运的首选方法,并且已经广泛应用于相关的研究中,例如单分子团簇,分子线,石墨烯以及纳米管等。自从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Novoselov和Geim首次在实验上分离出单层石墨烯以来,石墨烯的相关研究就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二维的平面材料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基于单层的石墨烯,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进行裁剪,可以得到两种不同种类的石墨烯纳米条带。通常按照边缘的样式,可以将石墨烯纳米条带区分为锯齿形石墨烯纳米条带(ZGNRs)和扶手椅形石墨烯纳米条带(AGNRs)。其中,关于ZGNRs的研究更是非常的兴盛,先前的研究人员的工作重点是研究ZGNRs的电子输运特性,并且是将ZGNRs的一部分链接到ZGNRs电极上,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忽略掉ZGNRs片段与ZGNRs电极的接触位置效应。再者,ZGNRs具有边缘态,能够在Fermi能级处产生较强的电子密度分布,这种奇特电子密度分布可能会对基于ZGNRs电子器件产生特殊的输运特性。因此基于ZGNRs的研究的非常重要的。人们在研究sp2杂化的石墨烯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探索具有不同杂化形式新的碳的同素异形体。由于石墨炔具有独特的sp2和sp杂化特性,近几年石墨炔方面的研究同样受到广泛关注,Hirsch认为对石墨炔研究的新时代即将到来。尽管科学家在有关石墨炔结构、合成、特性等方面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但是有关石墨炔体系电子输运性质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报道。由于石墨炔中组成π电子的碳原子轨道成份不同,导致以往关于石墨烯结构的电子输运性质的结论不能完全适用于石墨炔体系。因此,研究石墨炔体系的电子输运性质,探索适用于研究sp2和sp杂化体系的电子输运机制的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论文中的三个工作就是基于石墨烯和石墨炔这两种材料展开研究的。1. ZGNRs电极与石墨一炔子结构的电子输运特性考虑到石墨一炔结构中包含sp2和sp两种不同的杂化模式,它的电子输运特性以及相关的物理机制问题研究的较少,因此探索适用于研究sp2和sp杂化体系的电子输运机制的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考虑到电极与中心分子的接触电阻问题,我们选取了ZGNRs作为电极,这是由于它们都是二维的平面材料,并且ZGNRs具有边缘态,能够在Fermi能级处产生较强的电子密度分布,这种奇特电子密度分布可能会对基于ZGNRs电子器件产生特殊的输运特性。我们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石墨一炔子结构与锯齿形石墨烯电极构成的三明治结构的电荷输运特性。主要考虑石墨一炔与电极链接不同位置以及电极的不同宽度对该体系电荷输运特性的影响。我们发现:①无论石墨一炔与ZGNRs电极的链接位置如何,体系都会表现出半导体的电荷输运特性,这是由石墨一炔体系的HOMO-LUMO gap决定的。②当石墨一炔链接在ZGNRs电极的边缘位置处的电流要比石墨一炔链接在ZGNRs电极中心位置处的电流要大,并且随着链接位置越来越靠近ZGNRs中心处,电流的大小会越来越小。③当整个体系关于xz中垂面镜面对称时,宇称限制隧穿效应可以完全破坏掉体系的电子输运特性,增大体系的开启偏压。在本研究工作中,我们着重对这三个现象的物理机制进行了系统性的探讨。2.锯齿形石墨一炔(ZGYRs)与ZGNRs异质结的整流特性研究传统的整流观点是要保证体系具有不对称性,这样就可能会产生整流现象,从而制造分子整流器件。我们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相结合的方法计算了两种不同的体系ZGYRs和ZGNRs构成异质结的整流特性,发现不对称的体系不一定能够产生整流现象。为了更深入的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对ZGYRs进行了氧原子的替换,我们发现未受氧原子替换的ZGYRs与ZGNRs形成的异质结没有出现整流现象,这主要归因于这两个体系的能带结构是关于Fermi能级对称的,在正负偏压的影响下,电流都是对称性分布的。而当ZGYRs被氧原子替换后,体系的整流方法发生变化,替换不同位置,整流方向是不相同的。更重要的是,如果氧原子是对称性替换掉ZGYRs的话,体系会表现出偏压诱导的整流反转现象。3.局域应力下的ZGNRs的电子输运特性先前的工作者对ZGNRs的电荷输运性质的研究发现,偶数宽度的ZGNRs具有镜面对称性,因此它的电流大小会受到宇称限制隧穿效应的影响,从而表现出电流抑制效应。我们设想如果偶数宽的ZGNRs的对称性被部分的打破,是否还会出现电流抑制效应?基于这一点,我们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ZGNRs在外加局域应力后的电荷输运特性,主要考虑应力作用的不同范围以及应力作用的大小对该体系电荷输运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较小的局域应力作用下,体系的电子输运特性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表现出与未受应力的体系相同的电流曲线特征-电流抑制现象。继续增大应力后,一些体系在应力的作用下诱导产生了局域态,并且我们发现局域态在零偏压下阻碍的电子的传输。然而在有限偏压下,应力诱导的局域态却可以促进ZGNRs的电荷输运行为,原因在于偏压下的局域态破坏了ZGNRs电子密度分布的对称性,从而打破了电流抑制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应力作用的范围不同也会明显影响体系的电子输运特性,应力作用在边缘原子上对体系的电子输运的改变小于应力作用在中心区域,并且体系原本的电子密度分布也对应力的响应不同,也会对体系电子输运性质产生影响。
其他文献
<正> 英国政府宣布,根据最新公布的移民政策的有关规定,来自欧洲以外地区的低技术人才未来将无法移民英国。由英国内政部推出的这份新移民政策旨在加强控制能在英国享有永久
在国内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得到了飞速发展,而国内外对装配式建筑核心组成部分-结构外墙板的连接节点研究却较少,制约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作为外围护结构的墙板材料不仅要求保温隔热性好、自重轻、抗冲击性和吊挂力强,还需优良的连接构造与之匹配。当前在建筑行业内使用的EPS(聚苯乙烯泡沫)混凝土复合墙板保温隔热性好、自重轻,其表面平整省去了找平、抹灰等工序,能节约工期且绿色环保,是优良的墙体材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经济林树种,有着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外源赤霉素和多效唑是两种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较多
秦、西汉、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等九个朝代的政局相对稳定,疆域统一或比较统一。全面考察这九个朝代的地方政府层级数、构成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国土面积和人口等,
本文结合当前教育改革中的"减负"背景,从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获得轻松的课堂学习体验;优化课后学习安排,减轻学生课后学习压力负担;优化课外活动开展,促进学生生动活泼
腹痛是胃脘以下、耻骨以上部位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病证。《内经》对腹痛病证的论述,其内容分述于各篇之中,大体已构成对该病证认识的一个雏形,但其内容较为零散。笔者试从
茼蒿又称蓬蒿菜、菊花菜、蒿菜、蒿子秆,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茼蒿原产我国,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其名始见于唐代名医孙思邈所撰的《千金&#183;食治》。
在复习"世界的气候"一节时,笔者选择成绩相差不大的三个班级,用同一组微课,以三种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在进行了对比分析后,发现三种方式的使用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正>数感是对数的感知和意识,体现在数与数量、数量关系和估算上,是义务教育阶段应具备的数学素养。小学生具有好奇和好动的特点,此阶段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关键阶段。在具体教
目的:对胡黎清主任部分临症用方之经验及心得进行总结。方法:胡黎清主任灵活配伍桂枝茯苓丸、行气通腑汤(自拟方)和金沸草散,治疗临床疾病。结论:胡黎清主任临症配方,辨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