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结构光传感器的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

来源 :中国计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m683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机器人虽然重复定位精度很高,但由于绝对定位精度很低限制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因此提高绝对定位精度能扩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目前的工业机器人参数标定方法提高绝对定位精度的方法中,存在所需仪器成本较高、测量复杂、计算量大等问题。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线结构光传感器的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标定成本、简化了实验过程、减少了标定过程中一些繁琐的计算。本文主要以工业机器人为对象搭建了基于线结构光传感器的工业机器人标定系统,详细分析了线结构光传感器的测量模型、手眼关系模型,以此为基础对线结构光传感器、手眼关系进行了标定。分析了工业机器人D-H建模,建立了定点约束的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标定方程,根据该标定方程设计了标定实验对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进行了标定。通过实验得到了参数标定的数据结果,最后对标定结果设计了验证实验。通过标定实验得出了更为准确的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将这些参数更新到理想运动学模型中,比较标定前后理论线段与实际线段长度的偏差。平均误差减小了50%以上,标准差减小了42%以上,根据分析可知,工业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得到了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考虑在商场、医院、餐厅等场景部署移动机器人来减轻工作人员的压力。而在这些场景执行任务时,要求移动机器人顺利抵达目的地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和行人的影响,避免侵犯到行人的运动空间。这需要移动机器人主动获取行人的位置信息和运动状态,考虑与行人的交互作用,主动避让行人,安全高效地融入到行人运动环境中。本文针对室内行人运动环境下的移动机器人行人检测追踪以及导航避障问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种自组织类型的网络,节点之间通常没有固定的通信链路,对于随机部署的WSN而言,通常不知道网络中节点的准确位置。因此,定位方法是WSN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然而,由于WSN部署环境的复杂性,获得准确的节点位置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结合刚性拓扑的结构不变性,围绕复杂环境下WSN定位,从基于距离刚性的WSN节点定位算法、基于方位刚性的WSN可定位性和定位精度方面进行了
极限学习机最早被提出用于训练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与传统的前馈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相比,不仅学习速度快,还能找到全局最优解,为回归和多分类任务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学者对ELM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兴趣,但研究重点仍主要集中在有监督学习任务上。而实际应用中带类标签的数据不易获得,因此将ELM推广到无监督学习任务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极限学习机为基础,针对降维方法展开研
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其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工业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普遍不高,因此开展对工业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提升方法的研究尤为重要。机器人标定能以最小的代价弥补机器人本体结构与控制器内运动学模型参数不一致导致的误差,是目前提高机器人末端位姿精度的主要方法。本文以工业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从机器人建模、机器人末端位姿测量、参数辨识和误差补偿等几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一套相对通用的机器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同时,由意外事故所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人们对于助行器械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而现有的电动轮椅大多采用摇杆控制方式,无法
随着无线传感技术的发展,基于WiFi信号的手势识别技术在物联网的人机交互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基于WiFi信号的手势识别因其部署方便、不侵犯用户隐私、可以非视距识别等
为给用户设备提供无缝覆盖、高传输速率、高可靠性,未来5G网络将朝向分层立体异构网络发展,以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减小盲区、增大网络容量。作为典型代表,双层异构网络基本涵盖了分层立体异构网络的所有技术与挑战,主要有:(1)严重的信号干扰;(2)实时信道增益的不确定性;(3)网络窃听风险。因此,本文考虑信道环境的多种不确定性,设计了无线异构网络鲁棒通信与信息安全传输方案,以适用于更复杂的5G通信环境。本文
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与人体的温度息息相关,身体的健康出现异常,往往伴随着身体相应部位的异常发热,通过检测得到人体局部的温度分布热像图,并通过分析获得异常热源信息,能够达
阿秒(attosecond,1 as=10~-1818 s)脉冲是一种重要的可用于观测和控制原子、分子和固体中超快电子动力学的工具。目前国际上少数实验室已可通过高次谐波产生~50 as的单个阿秒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于海洋开发利用的日益重视,为了深入了解海洋,水下无线传感网络作为一种探索海洋的有效方法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海洋复杂环境的限制,水下无线传感网络中设备的电池难于更换,因此如何节省水下无线传感网络能耗以延长网络的使用寿命对于水下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十分重要。此外,网络中信息在传输过程的安全性也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研究了水下无线传感网络中信号传输过程的节能及安全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