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上升,中国逐步走到世界舞台的中央,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目光投放到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中文作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联合国法定的工作语言之一,在国际交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因此,国内外均需要大量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变得炙手可热起来。针对海外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汉语教师志愿者肩负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前往异国他乡,踏上汉语教学的征程。本文将跨文化适应与国际汉语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心理、生理的角度进行分析,观察、了解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2018年云南队赴泰隶属于民教委的汉语教师志愿者社会文化适应、心理适应、工作性适应三方面的跨文化适应情况,再根据访谈提纲搜集志愿者在跨文化适应中文化休克现象最为严重的个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1)2018年云南队赴泰隶属于民教委的汉语教师志愿者泰语水平的高低和有无出国经历是影响志愿者文化休克程度的关键因素;(2)志愿者的跨文化适应状况为心理适应优于社会文化适应,社会文化适应优于工作适应;(3)志愿者心理适应状况良好,懂得享受自己当下的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4)志愿者在社会文化适应方面的困难为人际交往适应和公共交通适应;(5)志愿者在工作适应方面的困难为学校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学对象。根据上述发现笔者对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跨文化适应从志愿者自身、泰方学校、国家汉办三个层面提出建议,期望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能够更好的胜任这份工作,圆满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履行好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