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新型稀土掺杂纳/微米材料的制备,结构及其上转换/下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nowdran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机纳/微米稀土上转换/下转换发光材料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如固体激光器、激光防伪、生物荧光探针、三维立体显示、发光二极管背光源和太阳能电池等方面。而它们的成分、尺寸、形貌和结构等对其发光性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按人们的意愿设计和组装具有独特性能和结构的上转换/下转换发光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各国在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方面的研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是研究结果表明,上转换发光效率太低以至于真正可以实际应用的材料仍然很少。因此上转换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寻找一些新的发光机理,新的制备方法和新的材料组合来提高上转换发光效率。与上转换发光相反,下转换就是将一个高能量光子转变为两个或者以上低能量光子的发光过程。近几年来,如何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近红外量子剪裁下转换发光材料,可以将一个高能量的光子转化为光谱响应性好的两个或多个近红外光子,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光谱响应性并减少了载流子热能化损耗。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温固相法合成的块体材料中,且量子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本论文我们集上转换和下转换发光等性能于一体,制备并研究了不同形貌、不同尺寸和不同稀土离子掺杂的含氧化合物Y2Si05、氟化物GdF3/BaGdF5/ErF3以及氟氧化物Lu6O5Fg的.发光性质。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考虑到含氧化合物的化学稳定性好,首先选择Y2SiO5作为上转换发光的基质材料。研究了在980nm激发下Y1.98-2xYb2x Er0.02SiO5(0.00≤x<0.15)上转换发光的过程。发现红光猝灭浓度比绿光的高,这是因为Er3+离子向Yb3+离子的反向能量传递起主导作用。此外,Yb3+/Tm3+和Yb3+/Ho3+掺杂的Y2Si05样品分别发射蓝光和黄光,通过调节掺杂离子Yb3+/Ho3+/Tm3+勺浓度和激发功率进而改变蓝光和黄光发射强度比,从而在Y2SiO5:0.4%Tm3+,5%Yb3+,0.1%Ho3+样品中实现了上转换白光发射。2.考虑到氟化物声子能量低,可以降低无辐射弛豫跃迁几率,从而提高发光效率,所以选择了氟化物同时作为上转换发光及近红外量子剪裁下转换发光的基质。Gd3+本身在常温下具有磁性,所以本着磁光多功能材料的目标选择含有Gd3+的GdF3和BaGdF5作为基质。首先利用第一性原理分析了GdF3的能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GdF3是直接半导体,其带隙为7.344eV。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分散性良好且均匀的稀土离子掺杂的GdF3纳米棒。发现GdF3:0.15Yb3+/0.002Ho3+/0.008/Tm3+样品经过退火处理后,上转换发光的色坐标由偏红光移向白光区。还分析了稀土离子对Yb3+/Tb3+; Yb3+/Ho3+; Yb3+/Tm3+; Yb3+/Pr3+; Yb3+/Er3+掺杂在GdF3中的近红外量子剪裁机理和量子效率。其中GdF3:10%Yb3+,0.5%Pr3+的量子效率高达166%,GdF3:10%Yb3+,0.5%Er3+的量子效率高达150%,然而,在GdF3:x%Yb3+,0.5Ho3+(Tm3+,Tb3+)样品中并没有发现近红外量子剪裁的现象。故GdF3:10%Yb3+,0.5%Pr3+, GdF3:10%Yb3+,0.5%Er3+纳米材料在涂覆太阳能电池且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对于BaGd0.9-x%Yb0.1Hox%F5(0≤x<1.1)样品,首先给出了BaGdF5晶体的结构数据,其中Gd3+在BaGdF5晶格中的位置相当于Gd3+随机取代BaF2中Ba2+的格位。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具有纳米颗粒、微米级胶囊状、花生状形貌的BaGdF5:Yb3+/Ho3+样品,进一步分析了胶囊状、花生状形貌的形成机理为自组装生长机理。在980nm激发下,具有花生状形貌的BaGdo892Yb0.1Ho0.008F5样品有最强的上转换发射强度,对应的Yb3+→Ho3+能量传递效率为0.348%。BaGdF5在常温下的磁性大小为0.7emug-1/10kOe,这与生物分离方法中需要的磁性值1.0emug-1/10KOe相当。最后还研究了BaGdF5:Yb3+/Ho3+的近红外量子剪裁的性质,以反向能量传递的机理解释了近红外发射光谱特征,得到最佳的量子效率为192%。分别通过水热法和共沉淀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形貌(薄片,八面体,花状和米粒状)的ErF3样品。由于ErF3中Er-Er之间的交叉弛豫能量传递占主导,所以在980nm光源的激发下,ErF3样品发射红光。通过适当地掺杂Li+增强了ErF3上转换/阴极射线发光强度。所以ErF3在生物学和场致发射显示器等行业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3.结合氧化物和氟化物的优点,选择氟氧化物作为上转换发光基质。Lu6O5F8作为一种新的氟氧化物,具有化学稳定性好,声子能量低的优点,但是至今没有关于LU6O5F8的合成方法、结构和发光性质的报道。本论文研究表明Lu6O5F8是正交晶系,一个晶胞中有76个原子,能带结构为间接半导体,带隙为4.13eV。为了提高上转换发射强度,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Li+离子和稀土离子Yb3+/Er3+(Ho3+,Tm3+)共掺的Lu6O5F8纳米晶,研究了它的上转换、下转换及阴极射线发光性质。结果表明适当Li+浓度的引入可以提高这三种发光形式的发光强度,但同一个样品的光致发光和阴极射线发光光谱不一样,归因于激发发射机理不一样。值得指出的是通过调节Li+的掺杂浓度最终在Lu6O5F8:6%Yb3+,0.3%Er3+,0.4%Tm3+,5%Li+样品中实现了上转换白光发射,同时Lu6O5F8:20%Yb3+,1%Er3+,3%Li+的上转换发射强度达到商用粉NaYF4:20%Yb3+/2%Er3+的5倍。此外利用添加剂辅助的水热法合成了具有多种大小均匀且形貌规整的Lu6O5F8:Eu3+/Tb3+/Ce3+/Dy3+纳/微米晶,包括纳米颗粒、球形、六棱柱形、花簇形、玫瑰花状等多种形貌。研究了Eu3+/Tb3+/Ce3+/Dy3+单掺的前驱体(NH4Lu2F7/Lu(OH)1.57F1.43)和最终产物Lu6O5F8在真空紫外、紫外和电子束激发下的发光性质。总之,集上转换,下转换,阴极射线发光,磁性于一体的多功能稀土掺杂材料在固态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场发射显示器,生物成像标记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
其他文献
本文在以可持续发展为主旋律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以绿色建筑立体景观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绿色建筑中立体生态景观设计的现状研究、案例搜集、成功项目考察分析等研究方式,分别从
eHR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全面解决方案,给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准确快捷的决策支持。要使eHR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其关键在于项目实施,前期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实施过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深圳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深圳的旅游产业的的成就也是引人瞩目的,颇具规模的旅游产业使得深圳基本形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目的地。本文
论童话及其当代价值●方卫平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我们会格外深切地意识到童话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一种精神样式的宝贵和重要。是的,当社会发展是以人的高尚感、神圣感、想象力等的
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发展,带来了并行计算机性能的快速提升和并行计算平台的多样化,同时也对研究和应用人员提出挑战:(1)如何降低并行编程难度,使不具有并行计算知识背景的用
区域经济合作是当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重要趋势,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可避免的参与其中,并以建立RTA为主要形式。与此同时,区域主义的盛行带来的贸易自由化导致传统的限制贸易的手段
背景: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又叫桥本氏病,根据病理分型可被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此病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一个类型。近年来研究资料显示:HT发病率逐
基于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适用于2.5Gb/s传输速率的宽动态范围光接收机前端放大电路(包括前置放大器和限幅放大器).前置放大器采用了RGC输入级的跨阻放大器,并且应用了消直流
为了改善合唱训练与独唱训练成效,文章通过阐述独唱、合唱,将合唱与独唱进行对比,对合唱训练与独唱训练要点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合唱训练与独唱训练有序开展提供一些思路
[目的/意义]从学术期刊中抽取其中的理论是对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的前提,实现理论名称识别的自动化可以提高内容分析的效率。[方法/过程]将理论识别视为一类命名实体识别问题,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