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关系过程看美国大报中的中国经济形象——一项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辅助下的批评话语分析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研究2008年9月18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由美国大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创建的专用语料库中中国经济形象的建构。  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成果颇丰。然而其话语解释的客观性和系统性也遭到界内外学者的质疑和批评。语料库语言学近几年来在英国语言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其极具实用性的检索功能被认为对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颇有助益。  在本研究中,作者采用了语料库的相关检索工具,如关键字索引,搭配和词簇,以此确定本研究的研究角度(关系过程)及语料的焦点和话题。批评话语分析为揭示检索结果中隐藏的意识形态提供了的理论框架。基于总计78万词次的自建专用语料库,本文的研究目的设置为以下三个方面:一,从语言学角度,美国大报是如何定义和建构中国经济形象的;二,美国大报中关于中国经济的主要话题或谈论焦点是什么;三,美国大报对中国经济发展持何态度或价值取向。  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大报对中国经济形象的建构是通过关系过程的一致式和隐喻式来体现,其谈论话题集中在中国的贸易、投资、货币、影响力及国内市场等几个方面。美国对中国经济形象正反两面的塑造折射出:基于利益的驱使,美国一方面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另一方面又不断对中国加压,迫使其承担更多责任。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一,采用了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加强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二,两个范畴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与中国的经济形象研究相结合,揭露了美国背后的意识形态。同时提示读者加强批判性阅读,并为政府制定对外政策提供参考,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猪自我调节温度的能力差,需要生存在适宜的温度中才能发挥更好的生产性能.在养猪生产中,如何控制猪舍保持适宜的温度是提高生猪生产成绩的关键.随着养猪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
期刊
语言能够反映出社会结构的变化,并且语言的变化体现出时代和文化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国家间频繁的交流增加了各国文化接触的机会。受外国语言文化的影响,与其相应的外来语在本
近几年,各地报纸的显著变化,除了重视外在形象的包装、新闻表达方式的改变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言论类稿件在版面上大量涌现。用自己的声音引导舆论,成为众多想在读者中建立话语权媒体的共同选择。  作为地方报纸,由于其读者群和新闻源的地域性特点,决定了其必须对民众关心的最新情况和问题及时地加以解释和引导,指向强调针对性,服务强调实用性,故而针对在报纸中占有绝大多数的地方报纸,有人提出了“言论本地化”的命题。
移动学习是老年教育的新方式,具有学习载体、学习资源、学习交往等方面的优势,对社区老年的继续发展和再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在移动学习中,社区老年具有生理、心理、文化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