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联交叉口交通信号—车辆轨迹协同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51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号交叉口是城市路网中的重要场景,传统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基于宏观交通流特性对交叉口附近的交通进行控制。而动态变化的车辆微观驾驶行为对路段交通运行有重要影响,不合理的车辆驾驶行为将导致传统交通信号控制方法难以发挥控制效能,进一步降低信号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和燃油经济性。车联网与智能网联汽车(Connected and Automated Vehicle,CAV)技术的发展为基于宏观交通流特性的信号控制和基于微观驾驶行为的车辆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协调交通信号与车辆轨迹控制的耦合关系,将显著提升交叉口通行效率和燃油经济性。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网联信号交叉口为研究场景,以网联信号交叉口通行效率与燃油经济性协同最优为目标,对网联交叉口交通信号-车辆轨迹协同控制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在调研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开展交叉口行车冲突及消解策略分析和交叉口燃油经济性提升策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并归纳了适应网联信号交叉口的典型车路协同应用场景工作机制,进而完成了完全智能网联环境下和混合交通环境下的信号交叉口协同控制场景构建。(2)论文针对完全智能网联环境下信号交叉口车路协同控制问题,在开展智能网联信号交叉口场景建模的基础上,首先,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CAV编队与分层解耦的车路协同控制模型,包含上层交通信号优化和下层车辆最优轨迹控制两部分;然后,基于交通信号与车辆行为约束设计,并构建了一种以最小化平均旅行时间延误为优化目标的交通信号优化模型,并基于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最后,在设定的车辆跟驰模型、油耗模型与安全约束下,构建了一种以最小化车辆平均燃油消耗为目标的CAV轨迹控制模型,并基于车辆最优控制算法完成了模型求解。(3)针对混合交通环境下信号交叉口车路协同控制问题,首先,以构建的CAV与人工驾驶网联汽车混行的“双环8相位”信号交叉口场景为研究对象,研究设计了一种“1+N”的混合车辆编队模式,并采用解析法寻找混合队列稳定性区间,通过构建混合交通的宏观交通流基本图模型验证了队列模式的可行性。然后,以交叉口平均行驶延误时间和平均燃油消耗量为优化目标,通过改进分层解耦式协同控制模型,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滚动优化算法的车路协同控制方法,并完成了控制模型的优化求解。(4)基于SUMO仿真平台分别搭建了完全智能网联环境下和混合交通环境下的仿真测试场景,并选取平均旅行时间延误和平均燃油消耗为评价指标,以定时信号控制、固定配时下的绿波车速引导以及信号配时自适应控制方法作为比对方法,通过设计多种交通流量测试工况,对论文提出的协同优化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进行了仿真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在完全智能网联环境下,提出的协同控制方法在设计的各种交通流量工况下,均能够有效提升交叉口通行效率和燃油经济性;且与比对方法相比,体现了较好的控制效能。在混合交通环境下,提出的协同控制方法在设计各种交通流量与渗透率工况中,均能有效提升交叉口交通通行效率与燃油经济性;且随着CAV渗透率地提升,通行效率与燃油经济性提升更为显著;此外在非严重拥堵交通环境下,CAV渗透率仅为20%即能够实现交通通行能力的显著提升。
其他文献
水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兴水利、除水害的历史。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人们创造了独特而丰富的水文化。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水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以水事实践为载体,积极推进水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较为系统第研究了水文化和生态文明相关理论,论证了水文化和生态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都江堰、泾惠渠、引汉
学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高速地发展,道路作为城市的骨架与肌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城市的重要公共活动空间。道路的空间环境除了确保交通的安全和畅通,还应承担着展现良好的城市风貌和带来良好生态效益的功能,城市道路景观也应由“物”的建设转换到“人”的感受上来。快速地城市开发使得城市发展走向存量发展的阶段,开始进入存量用地更新为主的城市功能优化调整,道路景观的建设在旧城更新和新区发展中也应考虑存量优化问题[1]。一
学位
土壤真菌作为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群体之一,在其养分循环和土壤碳储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研究表明垂直海拔梯度和水平空间距离均对森林土壤真菌群落及多样性均存在显著影响。然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特征及其真菌群落多样性(包括FUNguild功能真菌)的海拔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因素尚不清晰,此外,在区域尺度上土壤真菌群落的水平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力研究也依旧较少。秦岭作为我国南北地理和气候的分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工程领域也面临大量的机遇和挑战,EPC总承包模式在业内也逐渐显露优势并得到推广。但是任何模式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都会伴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过去国内工程行业未形成一个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从而使得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成本增加进而导致企业亏损的现象不在少数。成本控制作为EPC总承包的重中之重,是保证企业蓬勃发展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以PD高速EPC总承包项目为例对成本影响因素
学位
客车企业是承担公路客运任务的重要组织载体,车辆设计安全是保障高速客车营运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因此,对营运客车设计安全的风险管理技术研究是客车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的客车设计安全风险安全管理过程中,并没有系统地考虑客车在实际运行环境中所暴露出来的事故风险隐患,如车辆运行风险隐患、故障风险隐患等,同时也缺乏针对不同运营环境特点而实施差异化的风险管理方案,因此为客车企业围绕客运车辆运行
学位
干旱半干旱地区,蒸发强烈,降雨稀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地表水资源匮乏,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是人类生活饮用水及农业灌溉水的主要来源。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雨是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之一,定量化地评价地下水的补给量是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然而,由于入渗补给过程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共同影响,涉及到大气降水-地表水-包气带水-地下水的相互转化,其机理较为复杂。加之,补给难以直接观测,迄今为止,对于降雨入渗
学位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通过感知车辆周围的环境并自动调整速度,使被控车辆以期望的车辆间距跟随前车,能够在保证驾驶员安全性的前提下有效减少驾驶员工作量,提升公路智能化程度及运行效率。随着无人驾驶及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对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控制需求及控制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泛且充分地考虑驾驶员的需求及控制器设计的要求,设计不同行驶需求下的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对促进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普及、无人驾
学位
地下综合管廊在解决城市市政管线敷设、检修和运维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在提高城市韧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21世纪城市生命线工程之一。西安城区地质条件特殊,目前发育了14条地裂缝,基本遍布整个城区,独特的城市地质环境为管廊建设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作为长线性地下结构,地下综合管廊会不可避免地与地裂缝斜交穿越。如何应对地裂缝发育环境对地下管廊结构产生的影响,是目前亟需解决的科研课题。鉴于此,本文以
学位
系泊链环是一种结构形式简单的金属元件,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海上浮式平台的定位系统。近年来,随着我国在海洋领域的蓬勃发展,海上浮式平台的类型趋于多样,这对系泊链环的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系泊链环结构形式单一,只能通过增大其截面半径以提高力学性能,这需要更高的经济成本。因此,本文在传统的有档链环基础上通过调整其截面尺寸,设计出椭圆截面有档链环。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椭圆截面链环在
学位
黄土是一个复杂的多相非线性系统,通常认为,黄土的变形破坏与其微观结构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目前对于黄土微结构特征的认识还不足,当下的一些试验设备和技术手段尚不能解决诸如对土体内部应力组构进行实时监测、从数学上给出描述材料非线性性质的解析解等问题。近些年来,将离散元作为重要媒介的宏微观土力学日益受到各位学者的关注与推崇。有部分学者应用离散元试图构建黄土力学问题的研究模型,但建模方面略显不足,未考虑从黄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