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渣高效活化及在绿色建材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m82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渣是钢铁工业大量排放的固体废渣。若不妥当处理和综合利用,则会占用耕地、破坏环境并造成污染,影响钢铁工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也给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和实施,钢渣的循环利用必将成为保护能源环境的重要措施。基于磨细钢渣粉的成分、矿物组成和粒径与水泥熟料的成分、矿物组成和粒径的比较,发现两者的成分、矿物组成比较接近,磨细钢渣粉作为一种新的混凝土以及水泥掺合料,它分布广泛,数量较多,具有较高的研究与应用价值。本文以湖南涟钢集团公司提供的钢渣作为实验原料,利用机械力活化、化学激发等技术制备了活性钢渣粉体。并以钢渣为原料,采用结构分解重组合成了β-硅酸二钙(β-C2S)超细粉体材料。本文的主要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验系统研究了钢渣粉体的组成与结构的特点以及机械力活化钢渣对钢渣粉体粒径频率分布,勃氏比表面积,晶体的无定形化转变的影响。不同质量的球磨介质、球磨时间、球料比等因素对球磨钢渣粉体粒径分布以及勃氏比表面积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实验表明,用C球以球料比为5/1球磨5h的球磨活化效果最佳,钢渣粉体的勃氏比表面积达到5846cm2/g,粒径分布集中在0.09 mm左右,Ca(OH)2等物相转变为无定形化结构,而A球、B球和D球的球磨活化效果不明显。采用CaSO4、Na2SO4和Na2SiO4等碱性试剂作为化学激发剂激发钢渣粉体。这些化学激发剂可以有效的破坏钢渣的表面结构,促进钢渣SiO44-等离子基团的释放,从而加快水化反应。实验证明:孤立的SiO44-离子基团在459cm-1处的三重简并面内弯曲振动以及972cm-1处的三重简并不对称伸缩振动均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实验探讨了不同激发剂组合和含量对钢渣粉体水化反应的影响,其中CaSO4、Na2SiO4会引起水化后期强度的偏移,而Na2SO4不会引起这个现象的出现,并对强度偏移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热力学φ函数法计算得到了CaO-SiO2等不同系统的不同反应的生成能-ΔGR0(T)数据,利用-ΔGR0(T)与温度(T)的关系预测了最佳热力学反应条件,即CaO/SiO2最佳配比为3/1,最佳煅烧温度为1080K。利用钢渣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超细β-硅酸二钙粉体。不同的热处理方式对晶体形貌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以活化钢渣粉体作为掺合料,取代水泥应用于混凝土中以及取代水泥熟料制备了钢渣硅酸盐水泥。取代普通硅酸盐水泥30%,可以配制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活性钢渣粉体取代水泥熟料5%~15%,可以配制等级为42.5的水泥:取代水泥熟料20%~30%,同时复合一定比例的矿渣粉,可以制备等级为32.5的钢渣硅酸盐水泥,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GB13590-2006。
其他文献
本文从文化传统的三个视角——文化根源、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分析文化差异对中国和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两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差异实际上是文化传统差异的反映。在全球
本研究以我国北方天然草原主要的烈性毒草和水土保持植物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为研究对象,对醉马草微卫星引物开发、遗传多样性、内生真菌对醉马草抗寒性的影响等方
<正> 公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于晚明万历年间倡导文学革新运动,影响深远。近代有关三袁,特别是袁宏道之论述,为数颇多,然于三袁之家世,鲜有考述。孙锡蕃于清顺治
目的探讨AFP、CEA、CA-199及GGT联合对非病毒性肝癌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非病毒性肝癌、健康体检者以及非乙肝相关性肝硬化患者。比较三组患者AFP、CEA、CA-199
<正>创造性人格是指个体在创造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创造性的发展起到促进和保证作用的、统合而稳定的人格特征。已有研究揭示,创造性人格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对
目的探讨改良Hyper-CVAD方案治疗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2例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
已故的中国戏剧史家周贻白先生认为,汉代以角抵形式表演的《东海黄公》是中国戏剧形成的一个标志,为中国戏剧艺术的开端.角抵是秦汉时期兴起的一种表演技艺,类似今天的摔跤、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大背景下,改变传统增长模式、提高经济活动效率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关键词,所以有必要对经济运行效率进行客观的评价。文章在构建经济运行效率指标体系
客户关系管理旨在优化客户关系产生总价值。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客户为中心、把企业的营销、销售和服务与技术支持等活动联接起来,形成一个360度闭环,不管在哪个环节出现问
采用乙醇、乙酸乙酯、乙醚及甲醇:甲苯(3:1)4种有机溶剂从11种底栖海藻中制备提取出物,分别采用纸片法、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它们的抗食用菌病原菌活性,实验结果表明,3种海藻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