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柔性路面树脂基灌浆料配合比设计与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道路与桥梁建设的不断发展,严峻的交通环境对路面结构与材料的要求不断提升,尤其在飞机场跑道、高速公路收费站等重载环境下,普通的路面结构已无法满足抗裂与承载需求。半柔性路面是在碾压成型后的大空隙沥青混合料中灌入特制的高流动性水泥基灌浆料而形成的一种刚柔共济的路面结构形式,这种路面不仅强度高,而且抗裂性能、抗车辙性能优异,在严峻的交通环境下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高性能水泥基灌浆料是影响半柔性路面路用性能的关键,因此对高性能水泥基灌浆料的配合比设计与性能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为了制备高性能半柔性路面灌浆料,本文以普通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硅灰、膨胀剂、特细砂、减水剂作为主要原材料,在水泥基材料中加入课题组自研水性环氧树脂,通过均匀试验设计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高性能树脂基灌浆料的最佳配合比,并提出一套适用的施工工艺。对水性环氧树脂进行黏度试验、吸水率测试、拉伸性能试验和力学强度试验;设计单掺试验,控制水灰比为0.4,分别测试聚灰比为0、0.1、0.2、0.3和0.4的水性环氧树脂改性水泥净浆早期力学强度;设计两步均匀试验,试验内容包括:流动度试验、凝结时间试验、泌水率试验、力学强度试验、干燥收缩试验和温度收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性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性能,黏度为500-3250cp,吸水率为5.3%,拉伸强度为22.46MPa,断裂延伸率为28.16%,抗压强度为78.3MPa,抗折强度为5.03MPa,断裂弯曲应变为68.07%;当水性环氧树脂掺量为20%时,水泥净浆的3d和7d抗折强度、抗压强度、断裂弯曲应变分别提高了44.9%和42.6%,40.6%和22.1%,41.6%和17.0%;本文研究的高性能树脂基灌浆料最佳配合比为灰灰比0.3,水灰比0.4,聚灰比0.25,砂掺量0.3,减水剂掺量0.004,硅灰掺量0.04,膨胀剂掺量0.06。最后提出适用于本文高性能树脂基灌浆料的施工工艺与施工质量控制,包括母体沥青混合料的拌和与摊铺、水泥基灌浆料的制备与灌注工艺、路面养生与开放交通。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果可以为后续的半柔性路面材料设计与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进一步推动半柔性路面材料的发展。
其他文献
劳动技能课程是培智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劳动实践,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掌握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围绕驱动性问题,在自主探索与实践中学习核心知识,掌握核心技能,提高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设计驱动性问题、实施分段教学和巧用多样化项目支架的方式将劳动技能课程与项目式学习有效结合,是提升劳动技能课程育人实效的
期刊
研究了在不同消泡剂掺量下,灌浆料拌合物的流动度及其经时损失率、湿表观密度以及硬化后的强度和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当消泡剂掺量由0%增加到0.025 0%时,灌浆料的流动度大体上先增加后降低,30 min流动度损失率变化不大,湿表观密度不断增加,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大体上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消泡剂使灌浆料6~30 nm孔体积增加,30 nm~60μm孔体积降低,60~300μm孔体积增加或降低;当消泡剂
期刊
加水搅拌后的水泥基灌浆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微膨胀性、早强高强、不泌水等性能,是一种新型良好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海上风电基础连接、建筑物加固修复、地脚螺栓锚固以及其他修复工程。文章对水泥基灌浆料的流动性、竖向膨胀率、抗油渗透性、耐腐蚀性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基灌浆料早期竖向膨胀率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抗腐蚀性能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期刊
为研究机制砂灌浆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通过试验方法,配制C60、C80、C100三种强度灌浆料,对所配制的机制砂灌浆材料进行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同类型混凝土中,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抗渗性能好于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水胶比、电通量与抗压强度呈负相关关系,机制砂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它的电通量越小,氯离子渗透能力越低;影响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能最主要的因素是水胶比,其次是矿粉掺量,最后是
期刊
为了探究高吸水树脂(SAP)粒径及掺量对灌浆料性能的影响,选取了3种不同粒径(180μm、125μm、98μm)的SAP通过干掺的方式掺入胶凝材料中,制备灌浆料试样,测试其初始流动度与30 min流动度、抗压强度以及竖向膨胀率,并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灌浆料微观形貌的变化,探讨了SAP对灌浆料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灌浆料流动度随着SAP掺量的增加而减小,SAP粒径越小,流动度减小得越迅速;灌浆料
期刊
当前大多数学校对“劳动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深刻,学生虽有劳动,但教育的目的性不明确,造成了“伪劳动”的现象。因此,笔者依托“LDEC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学生在沉浸式参与过程中,培养劳动兴趣、促进劳动创新、培养劳动精神,最终依托劳动课程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素养。
期刊
<正>中国—东盟中小企业间的合作更像"抱团生长",更接地气,更惠民生。中国和大多数东盟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主体,也是推动双方友好关系的使者。不同于大企业间"强强联合"模式,中国—东盟中小企业间的合作更像"抱团生长",更接地气,更惠民生。
期刊
<正>现阶段的劳动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传统的理念、方法并不能带来较好的成果,不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五育融合”理念的应用,提高了劳动教育的综合水平,指导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努力给学生带来丰富的体验,促使未来的教育得到更好的拓展。
期刊
<正>一、前言国务院于2019年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要求职业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工作,其中建筑信息模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BIM)被纳入1+X试点首批试点。随着"1+X"证书制度的实行,职业教育的专业改革、课程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也随之改革。BIM的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它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从设计、施工、管理到维护,都可以通过使用BIM的系列软件进行控制。而古建筑维护
期刊
古建筑具有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的特点,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资料,针对古建筑因保护不当而引发的火灾等灾难以及数据支撑的灾后重建问题,建立古建筑的保护云平台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泰山第一行宫为例,从测绘、参数化模型创建到云平台的建立展开研究,总结云平台建立的工作方法,使BIM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更深入,为古建筑的三维数字化保护提供参考。首先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测和高精度正射影像绘图技术对泰山第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