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背景下BIM技术融入古建筑维护的实施路径研究

来源 :中华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w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一、前言国务院于2019年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要求职业院校启动"1+X"证书制度工作,其中建筑信息模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BIM)被纳入1+X试点首批试点。随着"1+X"证书制度的实行,职业教育的专业改革、课程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也随之改革。BIM的全称是"建筑信息模型"。它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从设计、施工、管理到维护,都可以通过使用BIM的系列软件进行控制。而古建筑维护一直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话题,古建筑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传统采用文字、影像、图片方式的保护手段,缺乏全面性、动态性、操作性。
其他文献
聚酰亚胺(PI)和聚醚醚酮(PEEK)作为高性能工程塑料,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良好的耐溶剂性等,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成型制造在制备工程塑料零部件时,需要进行切、削、钻等减材制造操作,从而造成较大的浪费。3D打印是一种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实体结构的操作方式,利用分层制造原理可定制三维物体的结构,具有制作周期短、成型精度高、操作简单、浪费少等优点。将3D打印应用于工程
学位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诊治的18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遵从“乱数表法”分配原则,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0例。常规组行常规吸入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值(PEF)、健康调查简表(SF-3
期刊
劳动技能课程是培智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劳动实践,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掌握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围绕驱动性问题,在自主探索与实践中学习核心知识,掌握核心技能,提高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设计驱动性问题、实施分段教学和巧用多样化项目支架的方式将劳动技能课程与项目式学习有效结合,是提升劳动技能课程育人实效的
期刊
研究了在不同消泡剂掺量下,灌浆料拌合物的流动度及其经时损失率、湿表观密度以及硬化后的强度和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当消泡剂掺量由0%增加到0.025 0%时,灌浆料的流动度大体上先增加后降低,30 min流动度损失率变化不大,湿表观密度不断增加,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大体上先增加后趋于稳定;消泡剂使灌浆料6~30 nm孔体积增加,30 nm~60μm孔体积降低,60~300μm孔体积增加或降低;当消泡剂
期刊
加水搅拌后的水泥基灌浆料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微膨胀性、早强高强、不泌水等性能,是一种新型良好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海上风电基础连接、建筑物加固修复、地脚螺栓锚固以及其他修复工程。文章对水泥基灌浆料的流动性、竖向膨胀率、抗油渗透性、耐腐蚀性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基灌浆料早期竖向膨胀率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抗腐蚀性能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期刊
为研究机制砂灌浆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通过试验方法,配制C60、C80、C100三种强度灌浆料,对所配制的机制砂灌浆材料进行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同类型混凝土中,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抗渗性能好于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水胶比、电通量与抗压强度呈负相关关系,机制砂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它的电通量越小,氯离子渗透能力越低;影响机制砂混凝土耐久性能最主要的因素是水胶比,其次是矿粉掺量,最后是
期刊
为了探究高吸水树脂(SAP)粒径及掺量对灌浆料性能的影响,选取了3种不同粒径(180μm、125μm、98μm)的SAP通过干掺的方式掺入胶凝材料中,制备灌浆料试样,测试其初始流动度与30 min流动度、抗压强度以及竖向膨胀率,并采用扫描电镜,分析了灌浆料微观形貌的变化,探讨了SAP对灌浆料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灌浆料流动度随着SAP掺量的增加而减小,SAP粒径越小,流动度减小得越迅速;灌浆料
期刊
当前大多数学校对“劳动教育”的内涵理解不深刻,学生虽有劳动,但教育的目的性不明确,造成了“伪劳动”的现象。因此,笔者依托“LDEC劳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让学生在沉浸式参与过程中,培养劳动兴趣、促进劳动创新、培养劳动精神,最终依托劳动课程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素养。
期刊
<正>中国—东盟中小企业间的合作更像"抱团生长",更接地气,更惠民生。中国和大多数东盟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是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主体,也是推动双方友好关系的使者。不同于大企业间"强强联合"模式,中国—东盟中小企业间的合作更像"抱团生长",更接地气,更惠民生。
期刊
<正>现阶段的劳动教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传统的理念、方法并不能带来较好的成果,不利于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五育融合”理念的应用,提高了劳动教育的综合水平,指导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努力给学生带来丰富的体验,促使未来的教育得到更好的拓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