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尚清的审美文化心理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中国古代尚清的审美文化心理》旨在考察古代中国人在审美时的一种心理,即崇尚清淡的美的心理。论文之所以称之为“审美文化心理”是因为“尚清”作为一种普遍的审美心理,并非偶然,而是中国古代文化心理在审美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本论文的重点正在于探索这种审美心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与文化的密切联系。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中国的哲学、政治、文艺都是在这一基本精神下展开并建立起自己的体系。这一基本精神体现在本论题上的逻辑可以概括地表述为:文艺乃人生的审美化,所以,清的艺术实源于清的人生、清的心灵,而清的心灵又与清的宇宙、清的自然相通。换言之,清的艺术乃宇宙秩序和宇宙生命的表征,宇宙秩序则是清的艺术的最终依据。  本论文的结构:序论部分概括介绍论文的价值、研究动态、构思和基本框架以及创新点等;第一章和第四章从横向上展开对尚清审美心理的哲学思想以及更深层次的原始文化、原型审美意象的探求;第二章和第三章从纵向上展开对这一审美心理的历史演变和文化思潮的影响分析;第五章内容为这一审美文化心理的评价。  第一章“尚清意识的思想之源:道家与儒家”论述了“清”作为一种审美风格的思想根源。早在先秦(秦秋战国)时期,在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道、儒两家哲学思想中,就已经蕴含了形成后代这一审美风尚的基本特质。可以说,先秦道、儒的哲学思想是产生尚清审美文化心理的决定性因素。没有这一根基,就不会产生这一对后代影响深远的审美文化心理。这一章主要以道、儒两家的学术原典为依据,分析、发掘道、儒思想与尚清意识的种种联系,揭示尚清的审美心理的哲学内涵。概而言之,道家是尚清意识的主要思想源泉,道家哲学最高范畴“道”与“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清”的审美范畴是老庄自然之道的派生物。“水”是道家尚清哲学思想的形象化。儒家思想则主要从以礼节情的角度,对审美情感的表达进行节制,从而影响到审美形态重含蓄、适度的特点。此外《老子》和《周易》的朴素辨证法,则给予“尚清意识”以方法论的引导,使“清”在后代美学和艺术中,始终在刚柔相济、清浊对举的基本原则中避免走向极端。  第二章“魏晋六朝——“清”作为审美范畴的形成“论述了源于道、儒思想的尚清意识在汉魏之际,受玄学理论、人物品藻等时代思潮的沾溉,由普遍的追求人清到文清的演进历程。首先是士人阶层人生追求与生活情调的清淡、潇洒、飘逸、宁静,接着便是向文论的过渡。其连接点是曹丕的《典论·论文》中“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的“文气”说。其中的“气”,既指人的“气”,又指文章的“气”。“清”作为审美范畴,在魏晋时期开始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正式与艺术理论结缘。这一时期人格之“清”的内涵,主要是标举一种潇洒、飘逸的绝俗美,含有追求自然人格、反抗黑暗、现实的品格。文论则着重追求语言形式的清省和情感的真挚。六朝时期“清”的同时还要求“丽”,形成了以清丽为特征的审美风尚。其意义在于开拓了以“清”为审美理想的古代文艺的发展方向。这一点,从陆云、刘勰、钟嵘等人的文论中清晰地表现出来。  第三章“唐宋元明清(—)“清”作为审美范畴的衍变和总结“主要论述这一审美心理发展变化的历史线索和文化思潮的影响。由魏晋六朝时期所奠定的对清新、秀丽之美的推崇到了封建社会中后期逐渐发展成熟:初盛唐时,“清”的美学风格并不占主导地位,但中唐以后,随着整个时代审美风尚的转移,“清”被进一步引入艺术审美领域,成为一个重要的风格论范畴而受到广泛关注。有宋一代,受理学和禅宗的双重影响,崇尚清淡美成为文论和画论的主流,元代的绘画更以清逸之美为最高境界。明清时期,开始对清美理论进行全面的理论阐释,标志着这一美学风格论、鉴赏论的成熟。同时,它受到了以李贽、徐渭等为代表的启蒙文艺思潮的冲击。明代以胡应鳞的清论最为集中,还有竟陵派的“清物说”。清代王士桢的“神韵说”,把清淡之美奉为文艺的最高境界,使其占据了诗坛的正宗地位,完成了对古典之“清”的理论总结。  第四章“农业文明与尚清意识的形成”在“清”的思想溯原和纵向历史衍变的基础上,把目光投向远古,从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我们先民赖以生存的这方水土和他们的信仰与价值观中去寻找更深层次的答案。事实上,儒、道思想已经是中国文化的凝结,而不是文化心理的原生态了。本章综合各种古籍和现代研究成果,并借助训诂学的一些帮助,初步提供人们的思考结果。  第一节涉及审美客体: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培育起来的中华文化,与这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先民们在这种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对宇宙的认识密不可分,它们共同积淀着尚清审美心理的原始人文基础。第二节涉及审美主体,农耕文明的自然环境确立了“天清”的宇宙观,推及至人,则产生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在这种意识的支配下形成的重生、养生的人生观,对尚清审美心理产生了更为直接的影响。第三节从几个核心的清美意象的生成角度进一步阐述这一问题。对于审美艺术而言,仅仅有尚清的文化心理基础是不够的,美是具体的,不同的文化体系,总会选择不同的审美意象,然后按照这种文化的心理结构(心理模式)把这些具体的审美意象组织在它们的艺术当中。每种文化都有它们独特的美的意象。中国古人由于长期农业自然经济的缘故,人与自然和谐亲近,中国艺术习惯于从大自然中寻找美的物象来作为其审美理想和意象。从源头上看,最早与清美意象的生成有关自然物象,我们认为主要有三种:这就是水、玉和月。  第五章“尚清审美文化心理的评价”以西方文化背景为参照系,通过与西方审美心理的比较,尝试对中国传统的尚清审美心理作出正面和负面的评价,并发掘其对当代审美艺术和审美教育发展的价值,作为整个论文的总结。  从优点看,中国的审美艺术从总体上讲倾向于形而上的精神境界,审美超越代表着中国审美艺术美感的特点,这是一种很高层次的美感。由于这种美感超越了感官层面许多丰富的、具体的美感形式,所以升华到精神层面的美感自然就清淡了。尚清的审美心理乃源于这种超越意识,清淡的美也寓于这种超越意识。尚清审美心理的另一个明显的优点就是它的纯洁性。清美,来自于对天地间清纯之气的萃取,来自于对现实人生束缚的超越,清美是对凡俗的摈弃,同时也是对污秽的不齿。  从负面效果来讲,“清”也形成了审美心理的“弱”,而且这种弱化越到后来越突出。从力度上说,尚清的审美心理是偏弱的,所谓阳刚而阴柔。由于尚清的审美心理主要倾向的是阴柔之美,所以虽然“清”的范畴也可以与“壮”、“健”等组合成偏于力度感的审美风格,但是,在总体上依然无法改变“清”的弱。这一点,我们从“清”的大部分组合风格词语均指向柔弱的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总而言之,哲学重虚空,人生贵淡泊,必然导致审美心理的清远与宁静,这就是尚清的审美心理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认为这一传统审美文化心理在今天至少有两点值得发扬光大。首先,“清”是对“浊”的扬弃。“清”体现的是追求理想、美化现实的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它是在较高的道德修养和审美趣味基础上达到的一种境界,属于雅文化范畴。“清”所显示的美,是排除了许多欲念、无功名之累的纯粹的美。所以,它有助于我们精神的升华和道德的提高。其次,“清”是对“俗”的超越与抗争。它体现的是由人格独立、自由而延伸出的艺术的个性化品格,体现的是个性的张扬,不哗众取宠,不媚俗从众。对当今艺术,尤其是大众文艺的的群体化倾向有一定的弥补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第一章从历史发展和文化与文艺语境,结合胡风的早期文艺思想考察和论述其主观概念的提出、主观概念的深化和主观战斗精神的萌芽。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这一文艺思想与他
本文以临县西首片方言语音为研究对象,全面细致地记录了临县西首片方言语音系统,并对其中的一些特殊语音现象进行了描写和分析。  现将本文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部分:临县西
清嘉庆年间阳城诗人、诗歌理论大家延君寿恐乡邦文献时间之久远而堙没,先将搜集到的清代当时阳邑诗人8人的诗歌进行整理辑录,起名《樊南诗钞第一集》,其名源自“阳城东有樊山樊
名物研究是古文经学家的治学方法和特色,历代不乏研究者,至清乾嘉时期达到顶峰,涌现出大批经典著作,此后则由热转冷,渐趋衰落。五十年代后,名物研究专著甚少,著名者有钱玄《三礼名物
学位
金代有两韩玉,他们分别是生活在金朝前期和后期的汉族士人。一韩玉在金初选择由金入宋(以下简称“宋韩玉”),而后仕禄于宋。一韩玉在金末选择誓死效忠金朝(以下简称“金韩玉”),却遭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综艺频道大型户外真人秀《大学我来了》技术流程、制作模式的介绍,介绍了大型户外真人秀节目制作方法。探索借助云技术,打通录制现场和后期编辑
本文以《论语》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论语》全书所包含的名词的搜集与整理,考察与分析,从而达到较为清晰地展现《论语》成书阶段的词汇面貌,尤其是名词的面貌的目的。  本
桐城文派经历了初创期、承守期和中兴期之后,进入晚清民国这一历史阶段。由于此时文派的影响大大减弱,总体创作水平也无法和此前比肩,致使文派特点以及中坚人物吴汝纶、马其昶、
钱锺书在比较文论领域取得的成就,至今还没有被学术界很好地接受。本文首先论述了其比较文学和比较文论的观念及方法,指出:钱锺书关于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学科研究的看法,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