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两韩玉考论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er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代有两韩玉,他们分别是生活在金朝前期和后期的汉族士人。一韩玉在金初选择由金入宋(以下简称“宋韩玉”),而后仕禄于宋。一韩玉在金末选择誓死效忠金朝(以下简称“金韩玉”),却遭冤案枉死。两韩玉的人生经历是当时两个历史时期下极具代表性的汉族士人的缩影。宋韩玉有《东浦词》一卷流传于世,被毛晋收入《宋六十名家词》。金韩玉仅存诗四首。虽然他们二人留下的文学作品很少,但对于他们所处的特殊历史时代,却极具代表意义。对两韩玉的人生轨迹和作品进行深入地考证和研究,不仅可以反映出从金初到金末,汉族士人对异族统治的心态发生变化的过程,还可以为宋、金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提供一些依据。本文分为四章,在引言部分首先对两韩玉进行辨析,并纠正了很多历史资料中将两人身世混为一谈的错误。第一、二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正史、笔记小说、古今文集、考古发现等原始材料的整理和分析,对两韩玉的生平事迹、家族世系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并有一定的发现。第三章分析了从辽末到金末,处于辽、宋、金三方政权交替的特殊历史时期,燕云地区的汉族士人对新的异族统治者——女真族的心态转变过程。描述了汉族士人从金初趋利而往、顺势而动的犹豫不定到金代末期忠君忠国、尽死效忠这百年间的心态变化过程,并分析了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第四章从两韩玉的作品入手,首先对宋韩玉一些作品的具体写作年代给以准确的考证,并通过宋韩玉的作品分析了由宋金之间的文化交流所带来的文学风格、题材以及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与影响。其次,通过金韩玉的作品,从民族融合的角度,更进一步研究了处在金代末期汉族士人的心态变化及原因。
其他文献
新闻是需要让人欣赏的文化产品,除了新闻事实本身的重要性之外,也需要以耐读好看的文字去体现表达。不讲全篇文字精美吧,起码要有个精彩奇妙的标题,以求引人入胜。如果一篇报
侯方域为“明末四公子”之一,又名列清初古文三大家,在明清之际产生过广泛的社会影响,历来对其研究亦重在散文成就及人格品评,本文全面考察了《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通过
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女性文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也以此带动了女性意识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而且女性的文学创作大多涉猎的是爱情题材,因此本文试图从大量女性文本中具体的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村乡镇工作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 如何吸纳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是摆在乡镇干部,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面前的重大课
杂传作为古代史书的重要类别,兴起于西汉末,兴盛于汉魏两晋。阮孝绪《七录》中杂传一目的设立,标志着这一“率尔而作,不在正史”的着述样式,最终争得了古代目录学中的一席之地。唐
本文第一章从历史发展和文化与文艺语境,结合胡风的早期文艺思想考察和论述其主观概念的提出、主观概念的深化和主观战斗精神的萌芽。胡风“主观战斗精神”这一文艺思想与他
本文以临县西首片方言语音为研究对象,全面细致地记录了临县西首片方言语音系统,并对其中的一些特殊语音现象进行了描写和分析。  现将本文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部分:临县西
清嘉庆年间阳城诗人、诗歌理论大家延君寿恐乡邦文献时间之久远而堙没,先将搜集到的清代当时阳邑诗人8人的诗歌进行整理辑录,起名《樊南诗钞第一集》,其名源自“阳城东有樊山樊
名物研究是古文经学家的治学方法和特色,历代不乏研究者,至清乾嘉时期达到顶峰,涌现出大批经典著作,此后则由热转冷,渐趋衰落。五十年代后,名物研究专著甚少,著名者有钱玄《三礼名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