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乙肝病毒药物Bay41-4109的肝毒性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肝毒性是导致新药研发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成为药物毒理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功能基因组学技术在新药研发和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为药物毒理学家预测先导化合物的毒性和研究毒作用机制提供了崭新的理论和手段。Bay41-4109是一种全新结构和作用方式的非核苷类抗乙肝病毒的药物,有很强的抗病毒活性,目前正处于早期研发阶段,但在早期毒理学研究方面其一般毒性、毒作用靶器官、毒作用机制均未开展系统研究。本课题采用传统的毒性试验和“组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Bay41-4109的肝毒性进行了研究,探讨其可能的毒作用机理,为Bay41-4109作为新型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毒理学依据,并为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在肝药酶诱导剂的肝毒性研究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研究发现Bay41-4109≥100mg/kg在Beagle犬引发的主要症状是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流涎,进食后呕吐,雌性动物症状更明显。血液学、血浆生化、凝血指标及尿液检查仅见血浆Tchol增高。病理检查发现Bay41-4109≥100mg/kg引起犬和大鼠肝细胞出现空泡变性,局部有小灶性坏死,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受损严重。此外Bay41-4109对大鼠CYP3A有轻度诱导作用,对总CYP450和CYP281/2有非常显著的诱导作用,其诱导CYP450的代谢酶谱改变与苯巴比妥基本一致。推断Bay41-4109基本无毒作用剂量为30mg/kg,肝脏是其主要毒作用靶器官之一。基因芯片结果显示,Bay41-4109引起大鼠肝脏基因表达改变主要与药物代谢及脂肪、氨基酸和能量代谢有关,其中对药物代谢Ⅰ、Ⅱ、Ⅲ相酶的影响与苯巴比妥一致;体外试验也发现Bay41-4109对HepG2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也主要与脂肪、能量代谢有关。提示Bay41-4109可能通过损伤线粒体,改变肝细胞脂肪、能量代谢进而影响肝细胞的功能,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苯巴比妥通过CAR介导的多种生化过程改变一致。利用NMR技术检测Bay41-4109染毒后大鼠的尿液、血浆和肝组织萃取物中内源性代谢产物谱的变化则发现Bay41-4109在400mg/kg剂量下引起血浆中VLDL/LDL(CH2)n、VLDL/LDL-CH3、3-羟基丁酸盐、乳酸、丙酮酸、牛磺
其他文献
信息共享与信息安全是网络面临的悖论。分析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完善我国相关立法是很必要的。
"海外互联网内容管制经验系列报道"旨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为我国互联网内容管制提出建议。继《从海外内容控制软件看我国网络监管》、《对电视内容进行监管引入分级管理势在
本文从词义入手,对《说文解字》词语进行穷尽性考察,找出其中的农耕词,并进行考释、分类,指出《说文解字》农耕词的特点,解析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论文主要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提出了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的特点和重要性,概括了国内外手术室空调系统的基本型式、气流组织、正压控制、过滤系统和湿度控制方式等,指出我国应从国情出发,结合国外的经验,发
目的:通过探讨IL-4和基质细胞源因子(SDF)-1α/CXCL12协同刺激下,Naive Th细胞Th1型、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信号转导通路中关键分子的活化情况,判断协同刺激诱导的Th细胞
目的建立黄芪及相关药材的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色谱指纹图谱的评价方法。方法确定实验条件并进行方法学考察,色谱条件:依利特HypersilODS2色谱柱(4.6mm×25
汉藏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原汉文化对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作为藏文化一部分的藏传佛教同样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和滋育。从藏传佛教的历史和现实来看,它对社会稳定
中职生反学校文化现象一直存在于学校教育之中,但在教育研究领域却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本研究关注这一现象,尝试了解这种文化面貌,以期帮助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中职
第三人撤销之诉制度是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正的一大亮点。由于其条文过于简洁,加之所处位置尴尬,该制度也成为学者们争议的焦点。2015年新出台的司法解释对第三人撤销之诉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出现了向新经济转化的明显特征,在新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资本市场特别是创业板市场,对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支持体系,例如建立于1971年的美国N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