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酸三乙酯的合成及在卷烟嘴棒中的增塑作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卷烟滤嘴用增塑剂主要是三醋酸甘油酯,但是由于其原料甘油需求量大,多靠进口来满足,且价格上涨,造成卷烟成本的增加。近年来,虽然关于三醋酸甘油酯方面的文献时有报道,不过由于其工艺已经非常成熟,要想在合成方面有重大的突破已经很难了。寻找能够替代三醋酸甘油酯的新型增塑剂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一个新课题。柠檬酸三乙酯性质与三醋酸甘油酯非常相似,完全可以替代后者用作卷烟增塑剂。本课题对柠檬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选择了效果较好的催化剂,提高了产品收率;确定了新的带水剂,杜绝了含苯环等有毒物质的带入;考察了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对合成的TEE产品进行分析、检测,进行了醋纤嘴棒的溶融试验,配置样品进行了抽吸评价,浅析了新型增塑剂的降焦减害机理。具体工作分以下几部分:1.考察了多种酯化反应的催化剂,综合选定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其酯化收率约85.4%,虽然比对甲基苯磺酸(收率约87%)略低,但是考虑到后续的分离难易问题,最终选定固体超强酸SO42-/MxOy为催化剂。2.传统的酯化反应带水剂多用苯,甲苯等,它们在产品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残留,本试验通过改进工艺,采用原料之一乙醇作为带水剂,避免了往产品中带入杂质,真正满足无毒的要求。3.柠檬酸三乙酯合成工艺试验:重点考察了反应到达终点的判断,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当第一步反应的带水剂混合液密度d≈0.814时认为第一步反应完成,第二步出混合液密度d≈0.8000时第二步反应完成。适宜的反应条件:柠檬酸与乙醇摩尔比=1:3、催化剂用量为加入柠檬酸质量的5%、反应温度95℃左右、第一步酯化反应时间4h、第二步酯化反应时间1h,此时收率达86.15%,产品的酯含量99.41%。考虑到生产是连续进行,试验中用乙醇清洗催化剂残渣,然后将清洗液返回到下次试验中,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收率,最高达91.66%。4.对催化剂的重复使用进行了试验,考察了其催化效果,得出催化剂二次使用时的活性最高,而第三次使用时催化剂活性较明显的下降。进行了扩大试验,试验结果产品收率在88%左右,最高为88.10%。5.检测了产品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产品满足卷烟用增塑剂的要求,通过复配样品对卷烟醋纤滤嘴棒的溶融试验,得出新型增塑剂的合理配置比例并配成样品进行了卷烟的抽吸评价,评吸结果较好。浅析了新型增塑剂的降焦减害机理。
其他文献
临床药学是指药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研究药物防病、治疗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药学应用学科。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工作的核心,是以药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以合理用药为中心,以保障患
K0固结(侧向约束的固结)可导致土的各向异性.通过对比上海软黏土的原状土样和重塑土样的三轴ACUC(K0固结压缩剪切)、ACUE(K0固结拉伸剪切)试验以及直剪试验得到的强度比,研究
目的总结1例放射性肠炎引起肠梗阻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护理要点包括感染切口的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和功能锻炼。结果患者经过以上护理,感染切口愈合出院
研究背景Rosai—Dorfman病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巨大淋巴结病,是一种主要累及淋巴结的非肿瘤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病变,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和体重下降;约40%的患
研究背景乳头状内淋巴囊肿瘤是起源于内耳内淋巴囊的低度恶性肿瘤,临床罕见,因其进展过程缓慢、病变位置深、术前难以明确诊断而易延误病情,给临床诊断与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本文
目的:建立一种以微波消解-双道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中药材中的硒、碲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样品,于盐酸介质中,以硫脲为预还原剂,硼氢化钾为还原剂,对中药材进行测定,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全面开放银行业务已迫在眉睫,国外金融业对国内客户资源,尤其是高中端客户市场的争夺已经十分明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国内商业银行不得不考虑寻
基于对国内外大采高综采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针对大采高综采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煤壁片帮控制、工作面端部围岩稳定性控制、大采高综采设备稳定性等关键问题,
居住是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城市居住分布形态、设施及居住环境的质量反映了城市发展水平、城市文明程度,也是城市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志。居住区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环境为依托,按
目的总结对肝脓肿患者的护理体会,以提高对肝脓肿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对10例肝脓肿患者进行观察,总结了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征,重点分析护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果患者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