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性选拔干部机制研究——以山东省B县为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0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我国30多年来的政治体制改革始终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突破口。竞争性选拔干部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最具生机与活力的一项改革。   本文首先厘清了竞争性选拔干部的相关概念,界定了竞争性选拔干部的科学内涵,即:民主公开是竞争性选拔的核心价值,公平公正是竞争性选拔的实践基础,竞争择优是竞争性选拔的最终目的,科学合理是竞争性选拔的根本保障。同时,与相关选任制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系统的分析了竞争性选拔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对山东省B县竞争性选拔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以成绩论高低,未形成鲜明的用人导向;随意性比较强,未建立规范化运行机制;选拔质量不高,未健全科学化测评机制。另一方面通过借鉴国内部分地区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做法,提出了完善竞争性选拔干部机制的对策:从完善运行、测评、监督、配套四个机制入手,构建系统统筹、科学规范、阳光操作、保障到位的竞争性选拔体系,实现竞争性选拔全覆盖,提高竞争性选拔机制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一是合理统筹,规范竞争性选拔的运行机制,包括:明确指导原则,提高思想认识;统筹运行管理,提升综合效益:注重系统谋划,确保设计合理。二是科学设置,完善竞争性选拔的测评机制,包括:科学分析岗位特点,提高选拔针对性;科学再造竞争流程,提高选拔实效性;科学设计测评内容,提高选拔准确性;科学设置考察方法,提高选拔全面性;科学分析研判结果,提高选拔择优性。三是阳光操作,巩固竞争性选拔的监督机制,包括:扩大选任民主;加强监督力度;确保公平公正。四是制度保障,健全竞争性选拔的配套机制,包括:整体推进配套改革;健全后续培养制度;建立定期评估机制。
其他文献
在全球化、信息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等多重环境叠加作用下,原本禁锢于行政区划内的公共问题挣脱行政界限的束缚,衍变成区域公共问题。区域公共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区域公共产品的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游戏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的认同,其在当今数学教学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成功在小学数学中运用游戏教学,不仅能可以调节教师的课堂
新课改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春天,活跃的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但是笔者认为任何改革都要理智对待.新课程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到底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还没有形成一个成
期刊
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更是很多学生都为之头疼的学科.由于数学本身比较枯燥,再加上高中阶段的知识愈加复杂,使得大多数的高中生都不喜欢这门学科.而作为高中生中的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向过程,因此对于学生学习的效果来说,不仅学生的学很关键,教师的教也非常重要,因此说教师素养的高低会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新课改下赋
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推动了高中政治教学由知识导向型向素养导向型转变.但是在具体议题式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剖
采用DFT理论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二茂铁乙酰化反应的机理.为了研究在无水AlCl3催化下二茂铁与乙酰氯的酰化反应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B3LYP/6-311G(d,p)水平上计算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