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循证实践方案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fan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1.了解云南省烧伤研究所三年间烧伤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中心静脉导管的穿刺率和感染率。2.通过循证和德尔菲法构建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循证实践方案,为临床的持续质量改进/实施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收治的烧伤患者的病例资料,收集的信息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烧伤面积、烧伤原因、转归、住院天数;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次数;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培养阳性次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次数;采用SPSS 22进行描述性分析。2.通过组建团队、确定问题、文献检索、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5个步骤初步构建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循证实践方案。组建医护团队9人;根据PIPOST格式制定规范的循证问题;计算机全面检索临床实践指南网站、专业学会网站、循证医学数据库、综合数据库;检索针对烧伤患者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原始研究,以及针对普通患者(皮肤完整且需要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指南;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提取,临床实践指南采用AGREEⅡ进行质量评价,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类实验研究、队列研究、专家共识等均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6)推出的对各类文献真实性的评价工具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总结追溯其原始文献,根据原始文献类型选择对应的JBI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在纳入的文献中提取相关证据,并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2014版证据预分级系统进行证据分级的确定。3.邀请15名省内外的烧伤医护专家参与两轮专家函询,第一轮对初步构建的循证实践方案各条目进行重要性评分,根据专家意见及小组讨论形成第二轮专家函询,第二轮对修改的条目进行重要性评分并增加对条目可行性的判定。[结 果]1.云南省烧伤研究所每年烧伤患者人数多,其中以热液烫伤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大部分在0岁~10岁之间,烧伤面积以0~10%居多,87.3%的患者在治疗后痊愈或好转,住院天数多在1~10天。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率为3.89%,重度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率为28.60%,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率为 29.33%。2.共纳入文献16篇。针对烧伤患者的文献9篇,其中临床实践指南1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2篇,专家共识1篇,类实验性研究3篇,病例系列研究1篇;针对普通患者的文献7篇,其中临床实践指南6篇,行业规范1篇,初步形成了评估、穿刺、维护、拔管、人力资源与培训教育5个方面共48个条目的循证实践方案。3.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两轮函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最终形成了评估、穿刺、维护、拔管、人力资源与培训教育5个方面共55个条目的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循证实践方案,其中强推荐(A)27条,弱推荐(B)28条。[结 论]1.每年烧伤患者人数较多,应加强烧伤预防和烧伤急救知识的科普,尤其应注意避免10岁以下的儿童发生热液烫伤。2.本研究严格遵循循证的方法学,通过文献检索、文献筛选、文献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及评级构建方案,并通过德尔菲法完善该方案,最终形成了评估、穿刺、维护、拔管、人力资源与培训教育5个方面共55条证据的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循证实践方案,其中强推荐(A)27条,弱推荐(B)28条。该方案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可为临床预防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 的]探讨云南临沧市耿马县登革热流行趋势、临床特征、血清型及基因型特点,为当地制定有效的登革热防控和诊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9年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登革热患者急性血清,采用BHK细胞培养法分离登革病毒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鉴定登革病毒血清型;采用RT-PCR法获取登革病毒E基因序列,在GenBank中搜索并下载同源性较高的参考序列,采用Chromas 2、SeqMan、Mega5
[目的]中缅边境位于云南省和缅甸接壤地区,经济欠发达,是历史和现今的疟疾高发地区,早期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该地区有很高的血红蛋白病携带率。边境线一带少数民族以傣族、德昂族、景颇族等为主,其中景颇族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早先的研究显示景颇族中血红蛋白病包括异常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具有较高的携带率,并认为与疟疾的选择作用有关。其中常见的异常血红蛋白E(HbE)并发β地贫将会导致严重的贫血。本研究通过
[目 的]肠球菌属细菌在院内感染中常引起泌尿道、软组织、血流等感染,随着抗生素的使用,出现了多重耐药肠球菌及其新型耐药基因。利奈唑胺是一种治疗多重耐药阳性球菌感染的新型噁唑烷酮类抗生素,其耐药机制根据肠球菌的种类、耐药程度和地区不同而不同。本研究对我院2018年9月-2020年12月的利奈唑胺耐药肠球菌(linezolid-resistant Enterococcus,LRE)的耐药机制进行研究,
[目的]ZIKV感染已对全球卫生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已有ZIKV感染导致心脏损伤的临床病例报道,但还未有相关性研究的报道。为了阐明ZIKV感染导致心脏损伤特征及损伤机制,发现改善心脏功能药物,提高ZIKV感染的临床治疗率。本研究拟建立ZIKV感染心脏体内外模型,对ZIKV感染是否会造成心脏损伤以及造成心脏损伤的机制进行研究,分析细胞表面受体及细胞自噬在ZIKV感染致心脏损伤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的
[目 的]中国东南沿海及西南边陲是登革热的高发地区。鉴于登革热存在大量的隐形感染者,使用血清学数据构建传播模型有助于我们明确登革热在中国的流行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本研究搜集近年来中国发布的登革热年龄分层血清学研究数据,回顾登革热传播的特征及历史变化;构建并优化催化模型估计中国登革热血清流行病学参数(感染力、基本再生数、传播强度);比较不同传播机制下研究地区人群30年间登革热传播强度的发展
[目的]在本研究中收集了昆明地区从2015到2020年RV发病的基本情况;探昆明地区基因型的分布和主要型别的分子流行病学;针对优势株G9P[8]基因型开展进化分析,合并抗原表位比较和选择压力分析来探讨病毒遗传特征的变化,从而为RV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集昆明市儿童医院检验科病例系统2015-2020年检测RV的门诊和住院的患者的病例,对发病率,发病季节,性别,年龄和临床症状进行了统计。对
[目的]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 Fever,CHIKF)是以伊蚊作为传播媒介,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病死率较低,但其持续性后遗症给感染者以及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具有相同的传播媒介和相似的临床特征,临床上会误诊疾病,导致耽误治疗的严重后果。因此,有效地预防和
[目的]建立丰宫并殖吸虫感染大鼠模型,通过高通量测序探究丰宫并殖吸虫对宿主肺部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方法]1.11只购于昆明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的健康雌性SD(180-220g)大鼠,随机选取5只通过经口灌喂15只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作为模型组,其余6只用等量生理盐水灌喂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大鼠在感染第50天处死,收集模型组大鼠的血清、粪便、小肠、肺组织和寄生在模型组肺组织的成虫标本;收集正常对
[目 的]本研究旨在评价藻酸盐敷料与磺胺嘧啶银脂质水胶体敷料(Silver Sulphadiazine Impregnated Hydrocolloid Dressing,SSD)联合应用在创伤患者供皮区伤口处的临床效果,与供皮区传统治疗方式对比,比较其在预防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换药时创面疼痛、提高创面瘢痕质量等方面的优劣以及相应的经济成本。探讨能促进供皮区创面经济、有效的愈合方法,为今后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和自我管理现状,探索降低糖尿病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干预措施。运用TTM理论结合MMC平台制定个性化糖尿病健康教育干预方案,为临床糖尿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严格根据纳排标准选取79例研究对象:来自2020年6月—2020年8月,在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