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不同时点使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对术后疼痛的影响,并通过对术后疼痛及术后苏醒情况的系统评价,寻找右美托咪定的最佳使用时机。方法:90例ASA Ⅰ~Ⅱ级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辅助单侧卵巢囊肿/肿瘤剥除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诱导前15分钟使用右美托咪定组)、B组(术毕前15分钟使用右美托咪定组)、C组(对照组),每组30例。各组均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及BIS,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及维持,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以及合适的麻醉深度,在囊肿/肿瘤剥除时静脉给予芬太尼1μg/kg,托烷司琼5mg。术毕患者入PACU苏醒。术后当VAS评分≥4分时,给予1mg/kg的曲马多静脉注射,必要时可半小时重复一次。记录患者入室后用药前To、诱导前T1、诱导后T2、插管时T3、切皮时T4、气腹建立1分钟后T5、气腹结束时T6、手术结束时T7、拔管时T8的MAP、HR、SPO2、BIS,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回病房时间,记录拔管后5分钟的Ramsay评分,记录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记录拔管后5min、0.5h、1h、2h、4h、6h、12h、24h的VAS评分以及拔管后24h内需要加用曲马多的例数及曲马多的用量,并记录围术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生命体征比较:MAP和HR变化趋势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A组变化较B、C两组稳定。Sp02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IS值在三组间比较,在T1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于B、C两组,而在其他时刻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疼痛指标比较:在术后12小时内,三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的VAS评分低于C组,而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4小时时,三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术后24小时内曲马多使用例数及曲马多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两组曲马多使用例数和曲马多用量小于C组,而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苏醒指标比较:三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回病房时间、拔管后5分钟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不良反应比较:三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诱导前15分钟或者手术结束前15分钟应用右美托咪定均可以缓解腹腔镜辅助单侧卵巢囊肿/肿瘤剥除术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的需求量,并且这两个时点应用右美托咪定对术后疼痛的缓解程度相似。2.诱导前15分钟或者手术结束前15分钟应用右美托咪定均不延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回病房时间,不影响拔管后5分钟的Ramsay评分,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3.诱导前15分钟应用右美托咪定不仅可以缓解术后疼痛,还可以增加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