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胜利、大庆等各大油田相继进入三次采油阶段,ASP三元复合驱采油技术逐渐应用并推广,以此来提高原油采收率,但随之而来的,ASP驱采出水的量也在不断增加。ASP驱采出水含有大量残余驱油剂组分(聚合物,HPAM、碱,NaOH和表面活性剂,WPS)、原油及一些悬浮杂质,是一个复杂的、稳定的乳化体系,并且很难处理。ASP驱采出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规定的标准后才能回注或者排放,但是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的处理该类废水的方法。本文制备出ASP驱模拟采出水后,研究了残余驱油剂组分对模拟采出水油水分离性能、油滴Zeta电位、油水界面流变性及油滴粒径的影响,并以此对ASP驱采出水的稳定性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在此基础上,用自制白泥处理剂对ASP驱模拟采出水进行处理,并用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生成的沉淀物进行了表征,以此探讨了白泥处理剂处理采出水的处理条件和反应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HPAM浓度低时(3.0×106HPAM小于300 mg/L,5.0×106HPAM小于200mg/L,1.2×107HPAM小于200 mg/L),其促进油滴聚并的作用较强,而HPAM浓度较高时,其提高体相粘度和油滴Zeta电位,阻碍油滴聚并的作用增强,所以采出水的稳定性随其浓度增加先减弱后增强;WPS在油水界面的吸附降低了界面张力并提高了油滴Zeta电位,从而使得采出水的稳定性大大增强;NaOH与原油中的酸性组分反应生成界面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在油水界面的吸附能够降低界面张力、粘弹性模量,并提高油滴Zeta电位,随其浓度增加,采出水的稳定性先增强后减弱。(2)白泥处理剂对ASP驱模拟采出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在选定的处理条件下,当初始含油量为300-2700 mg/L时,处理后采出水的含油量都接近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经试验筛选出的处理条件为:投加量8000-9000 mg/L,pH11-12.5,搅拌强度200-350 r/min,搅拌时间90-180 s,沉降时间20 min以上温度15-40℃。通过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分析,推断白泥处理剂的处理机理与新生相氢氧化物的性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