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羽《沧浪诗话·诗评》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pf4433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严羽及其《沧浪诗话》的研究,学界一般侧重于对其“兴趣”、“妙悟”、“以禅喻诗”等理论的探讨,常忽视其批评实践。《沧浪诗话·诗评》作为严羽的批评实践,呈现的是其作为全书总纲的《诗辨》中的诸多诗学观念,研究《诗评》的批评方法和实践标准等问题,对于正确认识和评价严羽的诗学理念和美学理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诗评》为中心,通过《诗评》的批评标准,《诗评》的批评方法以及严羽诗歌的尊崇对象等几方面问题的探讨,力图全面的评价严羽的诗歌美学理想,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通过对近几十年来关于严羽《沧浪诗话》研究资料的分析总结,点明《诗评》研究的意义及目的。第一章分析《诗评》对历代诗歌的品评。在诗史观念的指引下,通过梳理文学史现象来印证严羽对不同时期作品的评价。包含《楚辞》批评、汉魏及六朝诗歌品评、唐诗批评和宋代本朝诗歌批评四个部分。严羽通过对宋代诗歌艺术的反思,旨在构建自己的诗歌理想。第二章探究《诗评》的批评标准。对于批评标准的设定,归结为五类即“兴趣”标准、“气象”标准、“音节”标准、“体制”标准和“风骨”标准,并在详细的论述中对“风骨”与“格力”范畴加以简单区分,以弥补前人在此的不足。第三章介绍《诗评》的批评方法。着重阐释印象式批评、辨体批评、源流批评三种批评方法。对印象式批评的阐述,按照初步印象和继起印象这两个过程来进行。对于辨体批评,一方面详细分析其具体表现,另一方面指明其与“以识为主”的学诗途径的内在关联。对于源流批评,详细分析其对诗风与诗法的寻源溯流。第四章归纳总结严羽《诗评》的批评理想。在“以盛唐为法”的论诗宗旨的指引下,确立推尊李、杜的批评倾向,从而达到“入神”之境。“入神”之境具体包含含蓄蕴藉的艺术风范、浑融自然的意象风神和沉郁雄浑的情感基调三个方面。第五章评述《诗评》在《沧浪诗话》中的重要理论地位以及其对后世文论创作的影响。最后的结语部分,归结全文的中心内容,强调严羽批评观念的历史意义。
其他文献
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素质教育占据很重要地位,其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尤其重要,因此就要更新教育思想,诱发创造兴趣,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的心理品质,创设良好氛围,不断促进学生创造
<正> 劳务派遣是指根据用工单位需求,经济组织或经济实体以经营、输送和管理劳务为主要业务的经济活动。主要特征是劳动力的使用和管理以及劳动关系、社会保险关系相分离。用
会议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一种流行范围广,对人畜危害大的人兽共患病,我国卫生部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布鲁氏菌(Brucella)作为该病的病原菌,目前已知的易感动物达
李贺的诗歌极大地突破了中国的传统美学原则,以新奇荒诞的艺术述说,通过强烈的冲突性去撕扯、撞击着读者的心灵,带给读者一种前所未有的审美体验。在情调与色彩上,李贺诗歌幽
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经济发展在不断转型,国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进入了经济新常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人力资源是发展中的关键所在,我国企业应以顺应社会发
市场前景人生的观念不断在更新,健康是人生第一追求已成为当今时尚。古有“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之说,人之足犹如树之根,树之繁茂首在根深,足部健康关系到全身健康。脚,中
城市化是未来中国发展的主线,然而关于城市化的定义,理论界至今尚无统一的说法。各个学科都从自己的学科特点出发对城市化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基本上只注重对城市化的外部特征
<正>记者近期在基层调研采访时发现,随着城镇化提速以及农村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近几年来,不少地区的农村学校规模缩小、生源减少,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向城镇
1适应症①能受孕,但孕至40~50d自然流产者;②夫妇同居1年以上,除外男方因素,女方不孕者;③无排卵型不孕者。以上3类患者,均具有肾虚、气血两虚的症状。2治疗方法自拟种子葆真汤治疗,处方:巴戟天
俾斯麦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铁血宰相",他的哲学是"强权胜于真理"。他曾经历过一次刺杀,但他本人表现出的冷静、勇气却令人震惊。1862年9月,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任命他为普鲁士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