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太瓦级激光系统中的波前测量

来源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o120w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简要提供飞秒太瓦级激光系统及其在众多科研领域的应用,以及改善激光束的波面质量从而提高激光束的可聚焦功率密度的重要性的背景材料.介绍通过应用自适应光学原理对飞秒太瓦级激光系统输出光束波前相位畸变进行修正,从而提高激光系统输出光束的可聚焦功率密度的原理和方法,并介绍国际上自适应光学在飞秒太瓦级激光系统中应用的现状和发展.为了实现对飞秒太瓦级激光系统中光束波前相位畸变的自适应光学补偿,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对光束波前相位分布精确测定.为此,该文着重对飞秒太瓦级激光系统中的光束波前相位分布测量的原理和方法进行详细的论述.提出并分析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的方法和途径.比较几种波前相位分布测量方法的特性和优缺点.对Mach-Zehnder干涉仪进行了改进,使其可用于测定未知波前相位分布的光束.提出了"两步法"的测量方法,即通过标定过程和测量过程两个步骤来消除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并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建立了新型的干涉测量装置——双环路剪切干涉仪,并结合小波变换方法编制了干涉条纹图样分析程序软件,实现了对飞秒太瓦级激光系统中的光束波前相位分布的精确测量.为评价和改善现有飞秒太瓦级激光系统的输出光束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其他文献
膨胀土是一种因环境干湿交替作用而发生体积明显膨胀(收缩)、强度剧烈衰减而导致工程变形破坏且含有较多膨胀性粘土矿物的非饱和土。膨胀土对工程建设的危害,尤其路堑边坡的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具有速度快、运输能力强、供电距离长、节约能源与造价、牵引性能好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世界及我国铁路的发展方向。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由一次供电系统
学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技术最早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D.Huang和J.G.Fujimoto等人在1991年发现的。他们利用OCT技术成功地实现了人眼视网膜
热疗是治疗肿瘤的方法之一,可能大家对此并不熟悉,在此为大家详细介绍下这类疗法。热疗属于物理疗法中的一类,主要是应用各种致热原的热效应,将热传递到机体,将肿瘤区或全身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是图像融合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综合两个不同波段的图像信息,使人眼或机器能够更全面、快速、准确地探测目标,提高人眼对场景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在军
该文介绍了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它控制双黑体温度形成MRTD温差源.它采用半导体制冷器作为加热元件,从而实现了加热和制冷双向控制.在黑体结构上采用了隔热措施,并且妥善解决了
城市公交是城市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是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其出行的便捷度和服务水平高低,不仅从一个层面反映出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而且还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
山区高速公路由于线形和连续性的特征,需要穿越可能遇到的一切生态系统。而山区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对人类开发活动敏感,公路建设会对山区生态系统或自然资源产生严重影
光学二次谐波的发现使非线性光学成为现代光学的一门独立分支,基于非线性效应设计制作的光学波导器件得到迅猛的发展,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具有较大二阶非线性系数的基于准相位匹
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大气的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极端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影响人类活动。美国和欧洲等国均在开展星载空间光学遥感高光谱探测仪器的研究,且已经发射多颗用于温室气体探测的遥感卫星。典型探测卫星包括IASI、SCAMACHY、TANSO、OCO及其后续星OCO-2。其中NASA于2014年7月发射的OCO-2代表了国际碳观测的最高水平。为了精确监测我国及全球CO_2排放及变化